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牧梦的庭院 http://www.sszs.cc/?1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昆明三月的清供

热度 2已有 971 次阅读2018-3-10 18:57

 

 

 

 

 

 

 

 

 

 

 

1.

 

手头有一残本,为昆明施汝揆撰。残本全是格律诗,蝇头小楷抄就,大多是昆明风物的状写,十分生动。其中一首《花朝游螺峰》写道:

我爱螺峰翠,

春风况及时。

杜鹃开各色,

红杏多弄姿。

桃李娇欲滴,

棠花醉满枝。

彩云亦来庆,

步步景光移。

又有《锦缠道.螺峰即景》一首:

照眼花明,好一派春光透,醉东风,千红齐湊,海棠毕竟群芳首,树树高枝,慵带夕阳瘦。

上孤亭驰怀,绿波微皱,晚山青,远村如秀,有鹭鸶飞过千畦地。曲城河畔,逗几丝残柳。

这两首诗,是我见到的、写昆明圆通山三月春华最早的史料。

施汝揆何人?我查了一下,只知他是清代解元。问及云南史学家雷强,他查了史料,并无此人更多信息。

时隔百年,风光依旧。1963年,李广田先生的著名散文《花潮》,对施汝揆的螺峰花潮有了更悉心地描绘,“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的名句让圆通山的花海之名传扬四方。

从那时起,年年的三月,圆通山的樱花海棠也是昆明人必去观赏的。从我认事时起,数十年过去,盛况不减。我很想像模像样地再把三月圆通山的盛况描摹一遍,但有先人绮丽的诗文,它们像一堵花墙挡在我的思绪前,我实在是辞穷,于是我想,但凡欲精神上要去观赏螺峰圆通花潮,不妨去读他们的诗文词。

 

2.

 

我读汪曾琪,在他的《滇南草术状》《花》里,有些关于昆明花草的记载,如昆明的报春花、绣球花,不过也只是只言片语。

其实,昆明本土的花不少,我自己有一段在昆明识花的经历。

位于昆明东风东路上的昆明饭店,以前叫做昆明国际旅行社。临街那幢青砖大楼是五十年代昆明的十大建筑之一,那时是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的地方,刘少奇、周恩来在这里宴请过诸多外国友人。这里有不少大厨因此蜚声海内外。如曾从这里选去为毛泽东做过饭的解德坤大厨,又如曾为龙云、卢汉做过饭的的王富大厨,等等。我曾见到郭沫若为王富大厨写下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百千业业业出英雄”的墨迹。60然代初,这里的亭台楼榭、假山、盆景、鱼塘、朝鲜草草坪,李子园、苹果园一应俱全,是一个漂亮的园林宾馆。

文革开始后,我家搬进了昆明国际旅行社里的一幢宿舍,过不久,这里驻扎进了一个连队,有当兵的在大门口站岗放哨,这里的园林也得到了保护。我少年时代几乎就在这个园林里度过的。

哥哥姐姐当知青去了,偌大的院子里没几个孩子,加上学校停课,我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园子里悠转,寻找有玩场的东西。最后我在这里的花圃和宾馆大园子散落的各种植物中找到了快乐。我时常跑到花圃里看花工浇水剪枝。知道栽花要在有落水洞的花盆里放上一块瓦片,然后要放一些牛角粉,再放入土,定根后方可浇水,有些花要晒,有些花要阴,有的枝要剪,有的枝要留。

那时,常见的园林花卉除了叶子花、公鸡花、报春花外,有一些甚是值得一观的植物。

东洋菊长得近人高,花团有碗口大,五颜六色,十分夺目。只是这花有股刺鼻的怪味,让人不愿去摘。

我犹爱玉簮花,这花名字好听,它的叶子扁扁的,开花的时候像一只只美人的玉手从枝叶中伸出来,婀娜优柔之状,煞是可爱,加之颜色多样,插在花瓶中,犹显尊贵,实是当时昆明人家中最重要的摆设。

石竹花,也是当时昆明人的最爱。它长得不起眼,植株不高,叶子灰绿,开花的时候,花色纷纭,花叶边缘呈锯齿状,色泽由浅入深至花蕊,起着绉,像是绸子做的。

德国兰,也是极普通而耐看。叶子宽大而硕长,开花时节,一株株花朵从枝叶中间亭亭而出,花开得硕大而艳,一朵花上有两颗星星窜出来,它也是插花中的重要花种。

这些本土花草盛开在这片土地上,勾勒了我内心花儿与少年的美好时态。后来,国际旅行社改为昆明饭店,它的一个花园成了民航大楼,再后来又盖了新大楼,这个园林也就寿终正寝了。不过它的园林和那些本土花卉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七八十年代,昆明时兴养花,海棠成了家家必栽的花卉,日本海棠、竹节海棠、银星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家家比赛着,昆明人的生活开始亮丽起来。淘米水、剩茶水、油窟、猪粪都是上好的肥料。后来,又开始种文竹,令箭。令箭荷花比较难养,那花大约七八月分开,开花时那花有的只一夜功夫就谢了,有人又把它称作“昙花”。有一次,有一家人的令箭要开了,邀我们去观看,从半夜九点就去等着,到两点那花才在月光下,一点点打开花瓣,吐出花蕊,高贵神圣。花开定了,我们才去睡觉。第二天下午再去看时,这朵白色的花已经凋敝了。

后来昆明开始引种外来物种,一些有脸面的家庭开始从东北引进君子兰,这花有些像德国兰,叶子分出两绺,整整齐齐,开花时候,从中冒出一族花团,那花陆续开开,金花色,显得富贵。开过一发后,下一年的君子兰那整整齐齐的两绺叶子不知怎么从四面冒出些叶子的时候,这君子兰似乎不那么君子了,开出的花也就不好看了。

 

3

 

经济是翅膀,它是万物起飞的动力。

进入九十年代,植物王国的云南开始有了翅膀。

首先振飞的是云南的兰花,不少好的品种从云南深山老林里挖来,驯化出来。之后经济的推手开始炒作,兰花被“拔苗助长”,昆明、大理、丽江等地大面积种植兰花,一株兰花有的买到上百万。很快,这种缥缈的海市蜃楼在一阵风后消失了,一些人倾家荡产。不过兰花热中,我们也见识了云南兰花中的春兰、慈兰、建兰、墨兰、寒兰这些珍贵品种,它在兰花市场上一直保留着美名,被称为“国兰”,这应是云南人引为骄傲的。

这些年,云南的花卉产业如火如荼,昆明周边几乎被花卉基地所包围。

昆明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地。“亚洲鲜花行情以昆明的行情为基准”,这句经济学上的行话为昆明盛产鲜花作了定论。

从九十年代起,这些词汇渐渐洗着昆明人的脑子,组培、花球、大棚。呈贡不再是个小县城,斗南也不再是个小乡镇。

每每有外省人来,我都会得意地告诉他们,我们这儿的花称斤买。我经常陪着京城的朋友去斗南看拍卖,然后为他们买上一箱箱香水百合、满天星、康乃馨、玫瑰......

这些年,昆明周边增了不少湿地,湿地以及昆明城的道路旁、小区内外、公园绿植越来越多,四季如春的昆明的确是一个四时鲜花开不败的地方。

时光磋砣,从昆明本土花卉到种类繁多的鲜切花,昆明无疑是花的天堂、花的海洋、花世界。

刚刚穿越过腊月,昆明的冬樱花尚未凋谢,元宵时节,昆明本土的樱花、海棠、桃花、茶花、杜鹃、梨花、牡丹就纷纷烂漫起来,而外来物种如郁金香一些花卉也来争春,这些时候有花的地方就有人,比肩接踵、花海绚烂。

王安石有诗:“金陵陈迹老莓苔,南北游人自往来。最忆春风石城坞,家家桃杏过墙开。”这一景,多少有点昆明三月的况味。

4

 

昆明多少受了些上苍的恩宠,春城的春天更是舒坦之至,三月,在省外是植物打绿的时候,昆明却是开花的季节,去四围转转,满目花世界,我想这是昆明三月最大的清供。昆明人的确是有福的。

 

 

 

 

 

 
 

路过

鸡蛋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8-3-10 23:03
这花太漂亮
千红齐溱,醉东风。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8-3-10 23:07
施汝揆,清代解元——滇西鹤庆姓施人家颇多。难说这位解元是滇西的。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8-3-10 23:11
“哥哥姐姐当知青去了,偌大的院子里没几个孩子,加上学校停课,我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园子里悠转,寻找有玩场的东西。最后我在这里的花圃和宾馆大园子散落的各种植物中找到了快乐。我时常跑到花圃里看花工浇水剪枝。知道栽花要在有落水洞的花盆里放上一块瓦片,然后要放一些牛角粉,再放入土,定根后方可浇水,有些花要晒,有些花要阴,有的枝要剪,有的枝要留。”
这段文字有点妙。
回复 盲刺客 2018-3-21 08:43
几点读后感:

一、喜欢这篇丰厚文章!以年代作经、经历见识作纬,盘点了昆明的春花,真是满屏芬芳,见得出“我”瞳孔的清亮以及对此城的感情。

二、不见“清供”已30年,今天的人不太认得它了吧?我外公在世时,冬日里会寻到腊梅插瓶子首(小时候还以为是鲊罐),据说是延续我外婆生前的习惯。后来才知道属于清供行为,但我自己不太感冒,觉得这种风雅太煞有介事,不及小院一直长在土里首呢木香、金银花、天竺葵些,自然、自在。读这篇文章,赋予了“清供”新解——四处的春花,就是陈列在大地这张巨大无比的案上的供观赏对象。

从小有种设想:若玉簪的形可以跟晚香玉的气息再结合一下……

三、前辈是用手机疾书的此文吧?嘻嘻。
回复 牧梦 2018-3-24 22:53
谢谢指点。仍是学习。
回复 牧梦 2018-3-24 22:54
张稼文的业余: “哥哥姐姐当知青去了,偌大的院子里没几个孩子,加上学校停课,我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园子里悠转,寻找有玩场的东西。最后我在这里的花圃和宾馆大园子散落的各种植 ...
谢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