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牧梦的庭院 http://www.sszs.cc/?1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清明:向死而生

热度 2已有 834 次阅读2018-4-6 21:40

这个刚刚过去的清明,我去过两个坟场,或者说是去了两个陵园,这样听起来好听一点。

事先家人准备了一堆祭物,黄白纸钱、纸衣、蜡烛、香火以及一堆花花绿绿的像流行在市面上的纸币,这些纸币面值很大,似乎抵得上李嘉诚的家产。

怕挤,提前了两日,说是清明的前三后四都算是清明节。

怕堵车,早早出了门。

这几天昆明的天气晴好,而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原以为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阴晦中去祭奠先人,可以断着魂去,心和境是相衬的。可是天晴着,晴和的阳光撒在车窗上,周遭南来北往的大车小车在繁忙的通往郊外的路上奔忙着,喇叭乱鸣着,也并不呜咽。我和他们显然不只有一个目的。

前晚怀念故人的心情,以及对阴冷的亡灵之地的畏惧,此时被生活中这些忙乱的“熵”除掉了。

抵达坟场,这是通俗的叫法。可我们去的地方都叫陵园,那本是埋葬皇帝和诸侯的地方。我们要去的地方远离皇城,当然也不可能有陵园,了不起有个省级的骨灰埋在那儿。现今,这些名儿都朝着好听的附庸了!

终于抵达坟场、陵园、墓园的大门,警察、协警、保安已经封住大门,鱼贯地指挥着车辆和拥挤的人群。

沿着石阶而上,墓园里坟茔层层叠叠,整整齐齐,像是搭好的积木,几乎一色一个式样的墓碑,体现了机器时代的模块化。偶有个性的是那个云南拳王沙国镇的墓,是个有穹顶的圆丘,四围雕刻了些彰显的文字;还有一块墓碑上写着“终于可以好好读书了”。

不少墓穴前有上一次上坟的人供的水果,有的烂稀稀、有的干瘪了,还有些霉黜黜的饼干、糕点,以及糖果、烟蒂、纸杯,还有天上落下的灰尘、树叶,那些糕点上的油还沁进了花岗岩石板,油腻杂沓。这大约是五六个月前,冬至时人们就摆放了的。

有亲戚问我:“老鼠为什么不吃这些东西?”

我没能回答。只是让我想起弘一饲鼠的故事。

弘一法师当年出家,发现老鼠噬咬佛像,于是把饭食也供给老鼠吃,此后老鼠便不去啃佛像。弘一这样写道:“因阅旧籍,载饲鼠之法......余每日饲鼠两次,饲时,并为发愿回向,冀彼等早得人生,乃至速证菩提云云”。这些鼠大约是懂得回向之法的。

扫墓的时候,没有发现鼠粪。

细细地清扫了那些食物,换了鲜花,燃了香,放上了新的供品。之后双手合十,三叩九拜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是各自的想入非非,但都像霍金一样,想着天上的那些东西,但他想的是黑洞和外星人,想着宇宙的塌陷,而你想的比他的美好,你想像的故去的亲人吃着供品、花着大钱,在黄泉路上行进着,NASA“好奇者”的那种速度,想像着那些在天上的人们,时不时关照一下活着的亲戚,保佑活着的人发财、当官、长寿......

墓前不能烧纸,墓园里辟了一块地,搭了十二个生肖的火炉,专门为死去的亲人按照他们的属相来烧纸钱和衣物。这十二个火炉前,人挤人,烟熏火燎,纸灰乱飞。人们边烧着那些纸,边念念有辞,同时握着一把长长的火钩,捅扦那些堆积成小山的燃烧的冥纸,这时,那些美好的祷词附在纸灰上像些黑蝴蝶飞走了,带着寄托飞向远在天边的灵魂。

中国人大多把死看得与生同样重要。埋葬要有好的风水,同时,亲人们要在至少清明、中元、冬至三个节令来祭奠,通过一次次繁复的礼仪,让族群的香火得到永续。

其实,所有的繁复的祭奠礼仪都是一次次为了忘却的纪念。

亲人墓前的香火燃烬了,我静静地看着墓碑上他们的生卒年月,记忆和怀念会随着这些远去的日子渐渐模糊和淡漠,如果通过祭奠可以让活着的人得到精神上的觉醒,那该让我们脑子真正清明起来:向死而生!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理念。他主张活着就是死亡的倒计时,因此要有意义地过好往后的日子。

《波西米亚耕夫》中的一句话值得咀嚼:“刚一降生,人就立刻老得足以去死”。

想着这些,已是正午,是回去的时候了。墓地上的苍松蓊蓊郁郁地挡住了骄阳,人们都纷纷往回走,墓地也终于安静下来。

走下那些石阶的时候,我看见一辆辆汽车从墓园门前的公路上急驰而过,远处正在建设的高楼已经向墓园逼近,生活实际离死亡不远。


路过

鸡蛋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秋颖李 2019-5-8 09:53
死是人人绕不过的必经之路,关键在于……死后,究竟又是怎样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