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www.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几面

已有 433 次阅读2018-4-23 22:44 |个人分类:他们&她们| 师友, 白发少年, 知人论世, 君子之交



初见牧梦先生,在嵩明滇源镇。碧水青山间,听人介绍,忆起之前自网络上读过的他文章,《器物·筷子》《钛白》两篇印象尤其深。“读其书诵其诗,而不必识其人”,笑笑,算打了招呼。晚餐时,恰好邻座,他问了问我从前念书的地方,原来是学长——他曾在工作之余到某专业深造过,我敬重的业师也是他的老师。他讲起他对文学的理解与他自己的创作体会,滔滔不绝让人轻微不适——其他筵席上,旁人多对我谈论商机玩处美食华服育儿八卦,严肃的文学话题如此展开,几乎第一次遇到。周围的觥筹交错成了模糊背景,滴酒未沾人便开始恍惚,以为自己穿越回了某一个1980年代。


因为聆听,举箸不多,当晚到家,又煮了碗夜宵。


另一次,几位小友进行影像创作希望采访牧梦先生,我给联系了,他及家人热情款待,并赠我们一人一幅他的书法作品及一册他的文学作品集《青春玩笑》。煮茶间,他提起青年时代的往事,比如约人攒书改善经济状况,因为对方“不渣筋,也不多说哪样就搀活计认真干完掉”,便处成了多年的朋友。我们告辞前,他指着院中的鸡血李树说下个月果子就可以吃啦,到时候一定来尝尝。过一阵子,接到他电话,问咋紧不来唻,家首李子都熟啦,砸了一地。确实忙,只有抱歉地说么是请前辈搭家人甚至小鸟代我吃掉,我都很高兴呢。


那卷礼物临摹的是《兰亭集序》,家父展开仔细欣赏过,嘱收好嘎,等裱了挂到你新书房首。书法、写作、摄影、音乐、绘画……上苍确实不公,予每个人的天赋有多有少,若拥有这种种禀才的那个人自己再持续用功的话……我说的是牧梦先生。


再一回,有人提到向某女士大献殷勤的谁谁人品可疑,他一句“么要提醒她注意的点儿!”,引来纷纷的“不消嘛,反正都是成年人!”“这个是人家呢私事”。离得不远的我,听他仍道:“还是要提醒哈!要顾伴儿!”


“顾伴儿”本是朴素的为人之道,今天不常见了,那天听到,多了几分可亲。并且想起这位前辈在文章里写过“平生最恨那种以貌取人,狗眼看人低的人物”。如此耿直表达,其实有损文意,因为不像蕴藉那样可以深长,却属于作者心性剪影的其中一幅。



有一晚,接到牧梦先生电话,时候已不早,知道必有要紧事——我们都是恪守交际规矩的人,长幼之间、异性之间有讲究外,线上留言可以无分早晚,直接通话一般会循时限。正在编选作品拟出版新著的他,说有篇书评,重读,只怕是要撤掉,希望听听我的意见。我答应次日回复。


第二天到网上找到那篇博客原文,读完,明白他何以会急切地与我联系——淳良之人,担心将来的读者会将他所评析的书中诸作的抒情主人公“我”,与那本书的作者直接画上等号,进行某些判断。整理过思绪,发了一封电邮:


“哈喽前辈!


读了两遍,觉得这篇书评可以收入您的新书。


一些估计是当年一挥而就,未及检查出的表达上的问题,用“批注”方式提了改动建议,供参考。


可能生出歧义的敏感的地方,也按自己的认识提出了删、改意见。


建议仍将此文收入新著,理由如下:


一、这篇评析,部分地解说、还原了作者的写作背景,行文及物,有传播价值。


二、前后两篇书评,佐证了您和作者持续近三十年的情谊,是一份宝贵纪念。做评之举本身,又见得出您的慷慨。


三、1996年11月(非1997年)出版的这本书名悖论的《XXXX》,您的解读切中肯綮,为读者对照审视自身处境,从而寻得“心远地自偏”一类舒缓之道,提供了契机——值得传播。


翻了一下您博客原文,《XXXX》的作者几度留言,Ta自己应当是对您的评析有所认同或说从中受到启发的吧?


请再斟酌! ”


鉴于这位前辈的善意,我将文中一处擅自添加成了“他把困惑、悲伤一股脑撒在诗句中,像呕吐出一堆东西,让人费解过又理解。”后来,注意到样稿上划去了末四个字。不禁莞尔——他若采用了“理解”,是在人情中敦厚;他“拒绝”了“理解”,则是忠于作为读者和批评者的自己。


去年夏天,同车自元江返。途中,牧梦先生提议到大营街吃烤鸭,被其他人以“绕路绕疯掉!”给否决了。我是为着一碗卤面里的脆哨,可以穿过半座城去吃早点的家伙,除去在心里投下赞成票,还记住了他提议时的神情,一种陶醉与憧憬的掺半。


更早,刚出元江城区,他问我:“咋个你刚才说呢是要在路边买芒果带给爸爸唻?”顿时反应过来,这是一位认真的为人父者才会产生的好奇,连忙解释:“一是因为偷懒,省掉了‘爸爸’后首呢‘妈妈’两个音节,二是我爹确实比我妈喜欢吃芒果得多。”他听了,笑起来。


近四个钟头的行程过半,有雨,车速减了,隔壁一位姐姐说不如来看看各人呢星座。念完几段手机上搜来的内容,她问我:“咯准?”我嘴一努正在副驾驶座上小寐的牧梦先生说:“不咋个准。说这个星座‘多才多艺’,前辈倒是占着,我自己就mǒu;至于‘花心’,我记得前辈跟他家夫人是一恋到现在……”


牧梦先生新著《后记》里写:“妻子总是第一时间听念稿子,对文章指陈得失。”在fatherland中国的许多家庭,妻子对丈夫无保留仰望、不迟疑点赞,是常态,还不必说绝大多数男性文人笃信“文章是自己的好”,能与“指陈得失”的诤友型伴侣彼此拥有,是一种福气。



P.S. 出版,总不免带有遗憾?牧梦先生的新著,一是遗憾校对未能逮尽别字的虱子;二来遗憾装帧遗漏了作者博客网址的二维码图片——曾经,作者与他的文友们在彼处纵横文字,如琢如磨,相遇,相契,空间清明透澈,眼界彼此开拓。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