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www.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偏爱翻书的荒谬,胜过不翻书的荒谬(十七)

已有 334 次阅读2020-5-28 20:25 |个人分类:无知才读书| 美好, 故人





44.《刺槐树》, [法]克洛德·西蒙 著,金桔芳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要到全书最后一页,第358页,“刺槐树”这个词才第一次出现。

这部小说的语言织体啊!全书凭借语感而非故事情节,引人一路凝视人物,随他们视角转换来认识那战争、死亡和性。

打算再读一遍,将来。

行间距很糟。

45.《爱的艺术》,[美] 埃里希·弗洛姆 著,刘福堂 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工作书”。

答疑解惑时我常沉默,因自己经历乏味、简单。

职业又要求我得面对、相助。

这部《爱的艺术》很薄,被我压缩为一句“努力发展、健全自己的人格,以成为一名好的‘爱者’”。重在践行。

46.《锦瑟无端》,李皖 著,花城出版社2015年版。

今年一月底、二月初那阵子,想起李皖来——他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武汉作家”。

上个月底,又想到李皖——知道《五月的鲜花》这首歌,因为读他文章。

拈出李义山半句诗来给自家这部乐评集命名的李皖,若干年里,用一颗聆音慧心,专注写中国流行音乐“编年史”。不免黯然:“江湖一片乱麻麻”,《学猫叫》之流肆虐之际,时代狠狠辜负了有真才实学的乐评人。

“方文山的创作本性是堆砌辞藻,文字堆成山,却没有灵气、赤心。他是位词汇工匠,洞察微弱,感情迟钝,跟诗的本质隔很远。”类似的判断常叫人在心中颔首,对于方文山,那些间或的“带感”的“金句”,拉扯不匀他的苍白。

《为什么纪念邓丽君》《五十岁,拍马过山丘》《文字堆成山的小工匠——方文山词评》三篇,整本书里最佳。

47.《带绿色玻璃罩的台灯》,杜丽 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因为《青鱼》,我寻了拉克司奈斯的同名小说来读。

因为《倾斜的女人》,我寻了吉本芭娜娜的《厨房》来读。

因为《<铁木前传>的插图》,我寻了孙犁的小说来读。

因为《谁比谁活得更长》,我寻了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来读。

因为《莫尔希略主义》,我寻了布鲁埃尔的《我的最后一口气》来读。

因为《身怀五谷的女人》,我寻了冯秋子的《蒙古人》来读。

还因为没有收入这册《带绿色玻璃罩的台灯》的《为卡尔文疯狂》,我动过“咪”掉张老师英文版《卡尔文与霍布斯》的邪念。

我的“可读之书”链接,自然不是见别人提到的书名就“建立”,以上,因为它们来自杜丽。

专注散文写作的杜丽,是真正的诗人。

48.《胡子有脸》,西西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读过《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那本西西的读书笔记,再看这册小说集,会心处更多一些——马尔克斯、博尔赫斯、鲁尔福、杜拉斯、格拉斯、略萨,尤其卡尔维诺,他人佳作之于读者、作家、诗人西西的滋养、启发!成就她笔下那些绮丽、可爱的想象,那些深长、隐喻的涵义。

“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书中一篇《肥土镇的故事》,似一部《我城》的缩略版,掩卷回想,催人忆及陈寅恪《吴氏园海棠》。

49.《奇迹集》,黄灿然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作为桑塔格、聂鲁达、米沃什、布罗茨基、卡尔维诺们的中文读者之一,必须致谢译者黄灿然。有一天我在一个影像节目里听他念了他自己一首诗作,想起他原是1980年代早有名气的大学生诗人,动念寻他诗集来读。那首《来生》里写:“我常常想,如果有来生 / 我下一辈子就不做诗人了 / 我不是后悔今生做诗人。不,我做定了 / 我是带着使命的,必须把它完成 / 但如果有来生,如果有得选择 / 我下辈子要做一个不用思考的人。”掺半的笃定与辛酸,不难体会。

所谓“奇迹”,多是日常生活场景、片段中为一双敏感、透亮的诗人之眼结晶、升华出的那些精魂,多以绵长的散文式笔法道出,不乏朴拙气息。

整部集子格外予人惊喜的是一首《树》,“我”的遗憾,我也曾有过,由人家诗人写了出来:“我自己没什么可遗憾的,/ 但一切事物对我都是遗憾的。/ 高楼大厦是遗憾的,因为 / 我不能走访千家万户,不能 / 从他们家门口经过;马路上的行人 / 也是遗憾的,因为我目不暇给;/ 阳光、空气、白云、流水是遗憾的,/ 因为它们不能洋溢我的爱;衣服 / 也是遗憾的,因为它们被用来遮丑的同时 / 也被用来遮美;泥土是遗憾的,/ 苔藓上的水珠是遗憾的…… / 我的树哟,你是遗憾的,/ 因为我只能看而不能成为你美丽的叶子,/ 不能透过你茂密的眼睛俯视 / 我怎样仰望你。”

50.《九篇雪》,李娟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它们是李娟晶莹的精灵文章,它们实在是“简单”,也因此,作者与天地万物、与生活的“同呼吸共命运”才如此令我羡慕。

“就像我说‘我真的爱你’一样。这世上总是有那么多的事情不能让人相信。我真的知道每个夜晚雪都在下。我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是因为我不能解释那些落下的雪又是用了另外的一个怎样复杂的过程在天亮前消失。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夜深人静时我突然从床上坐起脱口而出的那句话我也弄不清是不是梦话。”

与书同名的这一篇,满卷是且只是李娟的“雪”,迥异于帕斯捷尔纳克、屠格涅夫、海明威、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们的“雪”,“首先它是白的。它没有杂质,它耀眼。它就是白,它就是白。总会让人想起一个咬着嘴唇的沉默的倔强的女孩。它从上面重重积云中下来,云却是灰”,始终透明的瞳孔才识得出这白。

51.《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张平 著,中国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静候下一部。

因为有你,“砥砺”这个汉语词汇还维护着它的珍贵本义。对于我。

52.《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徐贲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优秀的启蒙之书。

二十年来,徐贲老师的孜孜,令我敬佩。

53.《鳄鱼街》,[波兰]布鲁诺·舒尔茨 著,杨向荣 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重读。

不觉得作者同卡夫卡相似。

舒尔茨的行文,让人感受到夏日的万花筒和庆典日的烟花。

你可以不那么喜欢,或干脆不喜欢舒尔茨,但不能否认他用他铺张的文字“记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发现。

对于一名写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骄傲?

54.《逃离》,[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著,李文俊 译,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读见有两位作家被说成是契医生的传人,男的,爱尔兰人威廉·特雷弗,女的,加拿大人艾丽丝·门罗。

留意一处处细枝末节,它们似一根根针又或者一道道冷的光,读者如我再回过神来,需要点儿时间。

所谓“逃离”,正因为世界无可遁逃,对于女性,尤其。

55.《原野漫步——370种野花与88种昆虫的手绘自然笔记》,[日]长谷川哲雄 著,周竹君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

温柔之书。惹得人都想去买颜色最多的那盒“辉柏嘉”了。

56.《今天,或黄金时代》,易思成 编,内部资料,2011年版。

工作书。

快二十前,昆明创了一个“云之南”纪录影像展。有一次我正在它的一场放映中欣赏大概是林鑫的作品,幽暗大厅中有议论声响起,有人说“贾樟柯来了嘎!”,语气带着兴奋。另一回,我在它的一场放映中同时见到被写进《尚义街六号》里的三位“老同学”——于坚、朱晓阳、吴文光。

没有追星嗜好,见到名人真人,只心里低声“哦”一声。他们各有我钦佩处,但不至于膜拜。因为文家大姐姐的缘故,我多看了吴文光两眼。

不想神话1980年代,但不能否认其时社会尚未板结,于是他和她和他和她和他和她和他和她和他和她……得以风云际会。

张老师约我参与“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文献翻译。老朋友是行家,我尾随练手。辑入这册《今天,或黄金时代》的所有文章都予我启发,这次重读,对于坚《镜头后面的忏悔》、丛峰《诗歌和纪录片》、吴文光《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胡新宇《活人眼前,皆是形式》、张献民《观看——持续和平等》感触更多一些。

扉页的“献给杨昆”一句,又将人旋进往事磁场。


(现在,我已痴长过你了。杨昆,你好吗?)

57.《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戴锦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工作书。 

有人诟病的戴老师的言语方式,恰是我以为迷人处。重读,敬她的悲悯心,胜过敬她的洞识力。

天性羞怯,我一生中极少向自己景慕之人表达。有一个冬日的Ts大主楼前,戴老师立彼处,我真想几步上前,陪她抽完至少一根烟,最终却只让这一切发生在脑海。

58.《一个人的文学史》,程永新 著,天津出版社2007年版。

“工作书”。

我们团队的年轻人,被我传染了“老气”,比如电邮也写不随便——问候、敬辞、谦语……翻身为《收获》编者的程永新与作者、作家们的各种“鱼雁”,想起这个来。

这是二十一世纪将过去1/5的时代,涵养,许多时候让人自取其辱。

原来王朔的《顽主》原名“五花肉”。

59.《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汪曾祺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年版。 

“工作书”。

除了给他人写的序里的几篇——识得出“长者风范”的鼓励为主、“好好先生”的不够及物——外,其他的,重读依然受教。汪曾祺是非常在意语言的作家,无事时翻几页,无论小说、散文,还是文论,统统有助于解解那些躲闪不赢的垃圾文字的毒。

同样的“白皮书”,这一册书封氧化得太厉害。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