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www.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扫墓 • 下铁

已有 222 次阅读2022-2-25 21:00 |个人分类:他们&她们| 战争, 死亡,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2015年初去屏边,陪妹妹访人字桥,她随我扫墓。

并不认识要祭奠的人,出发只为着履一个约——曾经,我向他父母脱口过一句“有机会我代两位kè看看令郎”。其时,他父亲同我父亲一间病房,他母亲在旁照料时慨叹我父亲膝前有孩子招呼,说起他们家的独子,打越南时不在了。1950、1960年代生人里,独生子女少有,中年丧子的人家,事后领养什么的也不罕见,这对唯二人相濡以沫的老夫妇,稍显特别。他们行事得体、自尊,待人和蔼,某日,老太太淡淡提及年纪大了,好久没去给儿子扫扫墓了,我当即表示将来代她、他们去一趟。

购火车票前,我拨打两年前储存的那家病友的电话号码,已成空号。心头咯噔过,又告诉自己应当往乐观方向去想,老人不过是换了实惠的电信服务套餐而改了号码吧。

认得“张”“王”是大姓,凭着那位病友伯伯的张姓找寻可能的亡者就已不轻松,——万一那烈士随的是母姓?——认不得屏边烈士陵园不止一座,且规模可观。

旅馆里放下行囊,妹妹和我去了面积更大的水冲子烈士陵园,那里100%掩埋的是越战牺牲者。它被新铺设的公路给“劈”成了东、西两部分,举目,但见依山而筑的坟茔,有序成排,密集得骤然成了一种规矩,规定着你不再轻松的表情。

“Z”字形徐徐穿行在一行行墓碑前,留心烈士的姓氏与籍贯信息。走过大约3/4的园区后,没有发现可能对得上号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过得快,冬日昼短,变得橙金的天光像在提醒,也像是催促,也难怪,一路见到草长得稍旺的墓碑,或碑前台陔上偶尔出现不懂事的小孩留下的零嘴小塑料袋,我们沉默着薅两把、捡一捡,步伐自然慢了。

“咋整?”妹妹问。

“么是趁天黑前再找找,差不多再kè纪念碑前首挨酒洒掉?如果……”我脑中飞快窜过“张同志”“张先生”“张师傅”“张烈士”,还是决定了采用代词,“如果他喈在天有灵,瞧得见我们代他爹妈来探望过了。”

妹妹有心,一出旅馆门,先到对面的超市里买了一瓶普通的“白云边”。

她数学好,一路心算烈士的享年,她没接我的话,只说:“都是十七八岁,最多二十五六呢人。”她也记得孩提时我们沿大观河边走,常见一条斑马病号服裤腿空荡荡的伤员叔叔,拄着拐,拱桥下一颠一颠地前行——多年后,读见资料里写越南人喜欢用一种威力有限的地雷,制作成本低,基本能保证炸残一个人的下肢。

眼前这么这么多年轻人的坟墓,记忆里那么那么多空荡荡的病号服裤腿……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