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朋友住在圆通大桥附近的一个老小区,他喊去他的小家里吃饭。我和女友七拐八弯居然闯进一条古老破败的小街上去。那是我第一次从斑驳的木漆门上看到灵光街的字样,木漆门很仄陋,门牌小巧却醒目。
不好意思两手空空上门,我和女友在那条熙熙攘攘的老街上准备买点东西,主要是熟菜,我记得有春卷,卤肉,凤爪之类的,女友还买了盆巴掌大的小 花。古朴的老店,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甚至有喝茶闲聊的茶馆!街边喂小猫小狗得老人,席地而坐下象棋的男人们,还有门洞延伸进去的院子里,用大塑料盆洗衣的 妇女正在在忙活……夹杂在高楼大厦间的灵光街,显出一种孤单的气息,却又有着浓浓的生活味道。后来我问朋友知道灵光街不,他摇头,我说了半天他才恍然大悟 说:“哦,就是我天天买菜的地方噶?”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条街的名字,说起来都说圆通大桥下面那条老街。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灵光街的由来是因南段原有一座灵光寺而得名。如今寺庙早已不复存 在,但街上低矮的铺面里仍然能找到香烛、冥币、金银元宝等等用于寺庙的物件。听说这里的店主经营有些年头了,一到清明、冬至老客接踵而来,生意红火很有点 祭祠用物品牌正宗的意味。
2005年夏天,朋友的父亲从大理老家来昆明,我和朋友带着老人在圆通山看完各种动物,就带他到灵光街吃饭。挑来挑去还是走进了一家大理的饭 馆,老板在门口摆了一口烟筒,朋友的父亲吃完饭还在饭店里美美的吸了几口。老人家心满意足,擦擦嘴说:这样好,对味道,实惠!他让我们不要老是去那种花哨 的餐馆,贵不说,还吃不饱。这些,我记忆深刻。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灵光街成了我周末经常去的地方。白面光滑的包子,金黄的卤肉店,甚至街边房屋顶上的枯草,都让我如痴如醉。后来,因为工作关 系,越搬越远,灵光街逐渐远离我的生活。一直听相关部门说,这条老街要拆要拆,至今没有动静。有点担心,又有些庆幸,这是昆明最后一条老街了!哦,不是, 是最后半截老街了!
街口杂货店的货柜依然是磨了光滑的木条,老板娘说话依然细声细语,只是少了以前那种不紧不慢的泰然。门洞里的甬道走出一个年轻女子领着一通垃圾,站在街边 就和门口的店老板说起话来。街边的店,有的依然古朴的,有的却有些山寨。碟片、衣服、化妆品、盆花、再听不到推着自行车载满麻花的吆喝声,没有了鲜绿蔬菜 的箩筐,匆匆的行人,进店买卖东西的人并不多。我有一丝失望,在阳光里嬉戏追逐失望猫儿狗儿呢?门洞延伸进去的院子还是几年前的景致么?
不远处,一个左眼蒙着纱布的男子,在摇曳街边的一棵树,噼里啪啦,掉下来几串树枝,有的掉在地上,男子马上捡起来捏成一束,有的掉在树下的车头上,男子就 趴在汽身上去捡。我走近一看,他捡的居然是拐枣!拐枣树很普通,只是比旁边的墙壁高一些,树叶稀疏,站在树下根本看不出树顶上的树枝是拐枣果。很多人围了 上来,有个女孩指树说:“呀,昆明也有拐枣啊!”男子握着拐枣一声不吭闪进树边的店里。我望了望树顶上零星挂着的拐枣果,围观的人瞬间就没了,就像什么也 没发生。
推着单往前又走了几步,整截灵光街就走完了,大约200米的距离外就是另外一番景象——街道整齐,高楼大厦,车来车往,葱郁地行道树下走着时尚潮男靓女。
跨上车,面前就是个岔路口,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两条路通向哪里。也许下次来,灵光街就不在了…… 本文内容由 浪子王命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