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谈到青铜合金的冶炼方法,乃是古人伟大的发明创造。伟大的古人们接着又发明了青铜器器物的制造方法,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中国独有的青铜器制造法,叫做合范法或脱蜡法。
外国铸造青铜器普遍使用失蜡法,特别是印度用此法可作很细巧的东西。失蜡法的范可以用几次,产生一批形状花纹完全一样的青铜制品来。而中国不大用失蜡法。最早用失蜡法在战国早期,在此之前是用合范法。对此外国曾有错误的看法。国外最早研究中国的铜器是从铜镜开始的。因为铜镜用失蜡法,所以开始认为中国是用失蜡法,但后来发现早期铜器并不是用失蜡法,于是又180度大转弯,说中国无失蜡法,是从外国传入的。这都不对。中国既有合范法,也有失蜡法。只是合范法在商代与西周春秋时期大量使用罢了。合范法的特点是一般一范只做一件,青铜礼器中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器物,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无疑增加了中国青铜礼器艺术观赏价值。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上了解了中国青铜器的来源与制造方法。在下这里不惜用大量的篇幅来讲述上述内容,并非要在这里普及关于青铜器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回到在下前面所说的谜题中去。那就是:锡都个旧市的那个千古之谜。 如同在下在前面已经说过的那样:青铜器就是用铜锡合金的青铜材料制造的器物。没有铜,当然谈不上青铜器,同样,如果没有锡,也同样不能制造出来任何一件青铜器。 那么,上古时代的人们是从哪里得到的锡铅金属的呢?难道是个旧吗?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锡铅金属的分布与蕴藏是怎样的呢?除了锡都个旧地区,还有哪些地方出产锡金属呢?
在下曾经就此专门访问过一位专家,专家叫做金正耀教授,金教授目前是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专业的博士生导师,金正耀教授是国际上第一个运用金属考古技术解开中国上古青铜器许多谜底的第一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根据金教授的考察可知:“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自然铜的蕴藏,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新疆内蒙到海南岛,都有铜矿资源的存在,这个现象自古有之。铅的分布虽然不如铜那样广,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分布与蕴藏,唯独锡的出产,在我国只有西南地区。所谓‘锡矿不过长江’,说的就是,在黄河流域或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没有或极少有锡矿的发现,个旧地区之所以被称为我国的锡都,就是因为这里是我国锡矿的最大蕴藏和开采地区。”
于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开始出现:难道距离个旧地区数千里之遥的黄河中原一带,在制造青铜器的时候,曾经大量使用了来自个旧的大锡吗?如果没有,那么,中原地区三千年前制造如此多的青铜器,其中的锡又是来自哪里呢? 在中国的江南,有一个著名的城市叫做无锡,无锡真的是“曾经有锡“的一个城市吗?无锡,这个位于江南水乡的城市,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吴越的版图,这个城市为什么叫做“无锡”呢? 无锡的地方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无锡曾经是有锡的,这里有一座山叫做锡山,春秋战国以前,各国都大量制造青铜器,需要大量的锡,无锡有锡,于是各国纷纷来争夺锡矿,打来打去,把锡挖光了,汉朝以后就叫做无锡了。”
——遗憾的是,这只是一种民间的传说,并没有史实证据表明,无锡曾经是一座有锡的城市,而更可能是:因为春秋时代青铜器的大量制造需要大量的锡,无锡有锡成为一种传说,于是各国纷纷前来争夺,无锡人受不了战争的纷扰,干脆说“我们这里无锡”!用以避免战乱的殃及。同样,这也是一种未经考证的传说。但一个事实是:我们在无锡这座城市里,并没有发现有关锡开采或利用的任何线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