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圆通寺之前,我特意查询了到寺院造访的规矩,僧舍是不可乱闯的。
在圆通寺的大雄宝殿前看了很久,里面正中供奉的正是毗卢遮那佛,双手也是结了一个毗卢印,跟我请的这尊明代造像一样,左手在外。我想我一定能够在圆通寺找到答案。
在僧舍外面怯怯地等着,一位师傅出来了,我上去问:“师傅,我能否向您请教一个手印?”师傅看看我,说,你进去随便找一个师傅问问吧。于是我来到了僧舍的院子里,只有一间房的门开着,敲了敲门,向里面的一个中年师傅提出了同样的请求。师傅看了我带去的佛像,对我说:“这就是毗卢印,但不是毗卢遮那佛,是毗卢观音,毗卢观音也结这个手印。你看,佛冠中间有阿弥陀佛,这就是观音的像。”我厚着脸皮再问:“那么这个手印左手在外和右手在外有什么区别吗?”师傅想了想,说:“随你高兴。”
我到处求解这尊佛像的手印,越研究越发现古代毗卢遮那佛造像右手在外的虽然很多,但左手在外的其实也并不鲜见,难道这仅仅是随造像师傅的“高兴”?到圆通寺本想寻个究竟,没想到师傅断言这是毗卢观音的造像,让一头雾水的我,又多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回家以后立刻查阅了相关资料,毗卢观音的资料并不多,而且没有查到结毗卢印的毗卢观音造像,我想师傅既然这么说,那一定是有的。但头冠上有阿弥陀佛化佛的就一定是观音吗?至少我查阅的资料中并不这样认为,一般来说,毗卢遮那佛造像身旁经常会塑两位菩萨,一位是观音菩萨,一位是大势至菩萨,多数时候,区别这两位菩萨的方法确实是看宝冠,大势至菩萨的宝冠正中是宝瓶,观音菩萨宝冠正中是阿弥陀佛,师傅说得并不错。但仅仅凭宝冠来断定佛像的身份似乎还不够。这是四川茗山寺第1號窟右側毗盧佛像(明):
这是2007年北京保利拍卖的明早期大日如来造像:
很显然,这两尊造像的宝冠正中都有化佛,而且都被定义为“佛”,而非“观音”。圆通寺的师傅果真说错了吗?我仔细看了我这尊佛的佛冠,毗卢遮那佛的佛冠多数是五佛冠,我这尊佛的佛冠上也有五佛,正中是化佛,其余四佛用莲花代替,但从佛冠本身的造型开看却是边缘有七个顶,这在佛冠中被称为”七叶佛冠“,这恰恰是观音菩萨常戴的佛冠。但上面这尊保利春拍的佛像不也是七叶佛冠吗?他们错了没有?
国庆由于女儿生病,哪儿也去不了,由于一直没有搞清楚手印的意思,所以在家里看了很多佛学方面的资料。其中莲生活佛讲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他在讲述如何结法界定印的时候说了两种结法,右手在上表示“佛在上,众生在下”,因为右手代表佛,左手代表众生;同时也有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这同样说得通,因为还有一种说法,是左手代表定,右手代表慧,入定的时候人的”慧“就成了妄念,当然要用”定“去压制。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左手在外当然也可以看作”以定压慧“。
下面这个图是大理崇圣寺里大理国第十四世国王段正明的塑像,同样是左手在外:
我彻底郁闷了……从一个手印为什么这样结开始,到这尊佛像究竟是不是云南造像,再到佛像本身究竟是毗卢遮那佛还是毗卢观音,我的疑问居然越来越多。
佛本清静自在,如师傅所说“随你高兴”;我却如此痴顽,偏要问个究竟。
|
微微羽: 嗯,我现在能做到的只有简单踏实的生活,然后开心的相信佛主一直在保佑我照顾我
付晓海: 老师不敢当!
净空法师说过,祸与福两个字很相象,不小心就会搞错。
您说的不错,也能这样理解!
不过佛学中修行有“戒定慧”的循序渐进过程,守戒得定,入定得慧 ...
微微羽: 请教老师”以定压慧“——对于尘世中的人们,是否就是用理性和道德去自律,“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
张稼文的业余: 越研越深了--我们趴在岸边
藕吼: 精研佛学的晓海啊,在下正在画某书的插图,有一段文字说,民朝某个高僧,把点燃的香绑在手上去化缘。。于是善男信女们十分动容。。。想请教个问题:这香,怎么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