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去了大理。对于大理这样的城市,大假总是最忙的日子,客栈卖天价房的同时,古玩店也大多正常营业。用了半天的时间,逛遍古城所有的古玩店,却一件东西也买不到。旦凡看得上眼的东西,店家一报价就吓得几乎把手上的东西掉在地上。
在令人发指的价格面前,我越来越怀疑自己以后怎么玩得下去。想起节前一个昆明朋友给我电话,他手上的一个财神当时的报价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天价。但从大理回来以后,我第一时间去了他的店里,欢天喜地地请回了这尊财神,尽管依然很贵,但相对大理的价格来说,便宜了一倍以上。 回望大理这座城市,那些曾经让我乐而忘返的古玩店,现在已经毫无吸引力可言。以前常去的一个朋友的店里,半年过去却没有新添任何新东西,想上手的东西居然一件没有。他也在郁闷东西越来越难收,毕竟,古玩不是卖了以后又可以去螺蛳湾进的商品。很多东西一旦错过,这辈子也再也见不到一面。 节前跟几个做古玩生意的朋友一起吃饭,朋友说他赚的是通货膨胀的钱,虽然表面看上去利润都还不错,但钱确实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更郁闷的是,一件东西八千买来,卖一万似乎是赚了,但下次再想买差不多的东西时,才知道少了一万二根本买不来。这样一来让古玩的门坎变得越来越高,以前20万可以开个小店,现在店里摆100万的货看上去却几乎没啥东西。 一个好友去年古玩生意相当不错,至少看上去很红火,到了年底一盘点,除去花了的钱之外,却几乎没赚什么钱,货色反而比一年前差了一些。 一碗米线卖到七八块可能我们感觉不明显,但通货膨胀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衣食住行之外,已经开始渗透到精神领域。说着古玩,我又突然想起,我已经一段时间没买过30块以下的书了。 这尊明代的财神请回来之后,我收藏的各种古董财神已经有了八尊。财神阵容看上去也有些“通货膨胀”了,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那天一个朋友跟我说:“现在买古玩就是顶风作案!明知很贵,不买更贵!”我们相视苦笑。
|
付晓海:哈哈,妙语!看来玩古董也是让自己本身的价值对抗通货膨胀的方法之一啊。其实也是,玩的过程中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的,知识阅历的积累过程中也等于自己的价 ...
美人非非: 旅游景点东西大多贵,古董也一样。还是寻着偏僻处找兴许还能得到。
我的观点是,玩古董的人玩着玩着,自己便也成了古董,那时,他便等别人来买了
付晓海: 要维生只有随大流的,反正米卖到100块一斤的话工资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涨幅。只是要想投资或者玩点稀罕的,就只能顶风作案了啊
农民: 确是如此,今年我房租又涨了4000,生意越来越难做,费用一天高比一比一天,但是你不做又吃什么呢…
牧梦: 萝卜白菜都在涨,何况奢侈品。文以小见大,从文物说经济,CPI 是一个无底洞!
张稼文的业余: 这就是财神爷呀!![]()
Ever: 赵公明?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