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种东西 - - 它最好是光,温暖地穿透一切,同时能坚定地吸纳更多的光。

它最好有笑声,也应该有泪水;也值得我们为它哭,也值得我们为它笑……

深水醉蛇网 首页 山水风情 查看内容

大与小,建水的双重景观——【一】大,城之初体验

2012-11-5 13: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64| 评论: 20|原作者: 美人非非

摘要: 建水,建立水泽边的城市。至今保存着很多美丽的石桥,旧日桥下 ...

8月18——23日,跟随《艺术云南》“名作家建水行”活动,去建水采风,这体验文章算是作业。亦在此存个档吧,此为全文上半部分

著名的双龙桥

建水,建立水泽边的城市。至今保存着很多美丽的石桥,旧日桥下流着今朝的河水,水带着红壤本色。

很多年后,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其实从未去过建水!多次绕城而走,唯一一次进城,似乎是某年去某大院采访,完事便撤。也知道建水很有名,1994年就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很多年间,各路友人送过我建水豆腐、酸石榴,家中也买了若干来自建水的陶制汽锅、紫砂小壶,却只在一些图片和影像中见过这个叫惠历,叫步头,叫临安,叫建水的滇南古城。 

粗略知道建水唐朝叫惠历,彝语的意思是“水滨之城”,后来的“建水”之称即来自此意。这座建在水泽边的城市早期曾经是彝族聚居的“圣城”,历史上也被称为步头,意思是行步至此便要掉头回去了,很有些天边尽头的意思。步头这个称呼,带着某种中原文化中心的观望视角,后来中原文化强势进入,建水更名临安,与宋朝都城临安城同名。在去建水的车上,我问为何取名临安?作家黄尧解释:此临安非南宋临时安顿之意,此“临”为动词,君临而安顺。我于是妄自猜测,此地历史上必为君臣伦常森严之地,应该是一个被封建王朝“规制”与“驯化”得很顺服的地方。

这番猜测,也与此前接受的信息传递有关。讲地方文化,建水对外宣传几乎离不开几个强势的汉文化符号:孔庙,朱家花园,汉族聚居的团山村,以及过桥米线、汽锅鸡等,这些符号大多为汉文化留下的传统精粹,而在云南这样一个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这种主导性很强的宣传多少令我看不清建水的民族融合背景。当然,我这番猜测,更多因于自己长期生活在一个多民族频繁往来的地方。历史上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规制,既有渐进式的融合,也有过有若干惨烈战事,遭遇过无数次强烈的抵制与反抗。我从小生活的大理,当地白族、彝族虽然也极为推崇佛、儒、道,但少数民族本身的文化至今仍然生机勃勃,保留着其特有的“野性”与精神底蕴,在我看来,几千年的汉文化并未将其完全消解,而是作为一种背景与底色,将其特殊的气质凸显出来。而建水这些年让人记忆的,更多是一些符号化的汉文化。这也令人在初次接触时难免望文生义,过度想象它那“滇南邹鲁”的孔儒遗韵。

滇南一带有古谚“金临安,银大理”。临安府富敌大理,当是在忽必烈元跨革囊之后。作为一个地方王朝,唐宋之际的大理曾经在600多年间占据着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位置,“金临安,银大理”之说,无疑衬托出临安府曾经的富有。元明之际发展起来的临安府到底有多富?我没有细究过它历史上GDP一类的文献数字,但至今留存的城楼、庙堂、桥楼、私宅、街巷,无不显示着繁华时曾有的气象,足以让人猜测出此地曾有的繁荣与发达。此为建水之“大”。

【大楼】朝阳楼

在云南,建水曾经是个大城。进入建水城的标志性符号,是它“雄镇东南”的朝阳楼,这座建于明朝的城楼红墙高耸,面朝东方,危檐高耸,雕梁画栋,气象庄严,当地人也叫它小天安门。《建水州志》以“东楼凌汉”之词状写其大:“东城楼,高百尺,干霄插大,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东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南中大观。”可惜我们入城的那个傍晚,此楼被红色围栏围着正在修葺,周围看似一片拆旧建新的楼盘,这个城市正在被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扩大着。

细雨淋洒,车绕过朝阳楼沿着热闹的街市进城。浓密的小叶榕树下,可以看见新铺的石板路面,街道很干净,两边密密麻麻挤着酒吧、服装店、点心店、客栈,很有些旅游城市的景象。

【大宅】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人去屋空,那些精美细节述说着曾有的风光和体面

穿过幽暗的灯光,第一次进入朱家花园。

大约10来年前,云南电视台的《云南大不同》栏目曾经做过两期建水的节目。前期拍外景我没参加,后期制作倒是翻来覆去把建水的镜头看了个够。所以,当我第一次进入朱家花园时,甚至没有什么陌生感。进门时一阵花香迎面扑来,很久没有嗅见过的鸡蛋花香味!突然记忆起很多年前在红河采访的某个细节,跟随旅法艺术家熊秉明先生走访他从前的中学校园,在满地落花的一棵树下,熊先生说起过鸡蛋花的香气。熊秉明先生老家在红河州的弥勒县,距建水大约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他对红河的表述方式让我着迷,记得他说红河此地的气候,不是那种难以忍受的热,却是热烈的,热到刚好使人动情。他用三种红色来记忆自己的故乡:红土壤,红河水,红糖。厚土红壤,红河奔流,而红糖,仿佛一种乡愁,甜蜜,浓厚而热烈。在走进朱家花园的那一刻,伴随着湿润夜气而来的花香味,这种红河流域的浓郁气息,让我关于红河的观感重新复活。

然而,关于朱家花园,我那些散漫不羁的想象却没有多少落脚处。当我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门槛进入宅院深处的房间时,就像进入一个空壳,风云流散之后,这个家宅的骨骸被重新修葺描摹供人观览,而我,以及其他的住客不过是以一种消费的方式进入这个家族的残迹、传说、虚实莫辩的故事。之前来过的人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因其老宅历史上曾经遭遇的凶祸,这里时常闹鬼,说得大家有几分冷森森的不吭声,及至后来几天,同行诸君似乎都感到某种诡异,甚至有人看见了疑似梦中女子留下的香囊!在一个回字型的院落,我们住在东北角,据说最是幽灵显现之地。说起来,我也在入住的第一夜听到有人唱歌,但睡意沉沉,不知是梦中还是墙外有人轻歌?接着做梦,竟然也不醒不怕,甚至想看看歌者何女?长甚模样?我后来想,这个诡异的感觉,大约因于营造旧时氛围的一笼蚊帐和带着床栏的仿古床。熟睡中数次翻身踢到床栏惊醒,恍惚中也看见了蚊帐晃动,只是自己睡得实在沉,还来不及害怕就又堕入深睡。这是我一段时间以来睡得最沉的一夜。

第二天天亮,端着一杯茶水在院中游走晃荡,看着门楣、廊柱上的对联、墙边的苔迹,见燕群在一方天井上飞来飞去,这才有些恍惚。站在院中,人如同一个松动在果核里的果仁,被朱氏家族从前生活的壳子包裹着,仿佛我幼时在外公老宅里被雕梁画栋的房子包围着一样。

这个建筑尺度,是一个为身体而设的空间,它让你几步之内,就从竹园进入菊苑,再几步便去到梅馆,手中的一杯茶还未完,你已经在兰室嗅到王者香了。当你走了一圈,恍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同于幽灵,无声无息之间就从这个家族的祠堂、戏台、闺房晃悠到了一个极其封闭的小院,看见某处写着“远上白云间”的墨迹。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纯然失却的空间尺度,这个小尺度让你感受到的不是建筑的巨大,而是它的低矮、拢身,以及细节的繁复与精妙:比如用手沿着雕花格子门的叶子弧形走,手指头就会遭遇宝瓶、毛笔,或者一头温柔的马鹿,一朵金粉脱落的菊花。目光沿着四方天井的瓦沿走,可以在某个节点看见吐着舌头、眼睛鼓凸的龙头。再往上,看见天空和流云。一片云飘来,一片云走掉,就像旧时院子里一个老人寿终,一个婴儿又降临。你本来是用身体走着,突然之间,就掉进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灵魂里。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塑造的一种方式,它给出一个规制,给出许多华丽的细节,让居住者目所及,身所受,神所游,都有明确的边际与走向。

恍然间像果仁跳出壳子,回过神来,吁……。听不见一丝日常生活的杂沓声,眼前这个建筑壳子,已经是一个油烟散尽的地方,一个空洞的旧时残迹,即使那些用来装点院子的花草、盆景,也只是些根须不落地的色彩,像脂粉敷衍着斑驳的颜面。 院子里的井,也是为营造旧时文化氛围而造的,井水伸手可掬,却被一个仿旧的井栏坐着,井栏上人为打凿的绳痕,让我忍不住想笑,想从灵魂里出来,变得没心没肺。然后,我开始像一个精于算计的俗人去思考朱家如何的积累财富、几起几落而最终败落的,并像所有的旅游者一样,把这个家族的悲欢祸福当成一种文化消费的餐点。

我很惊悚的记住了关于朱家厄运的一张骇人图片:最后一个宅主身首分离,被悬挂在昆明近日楼上,那颗人头正在腐坏。

【大户】——张家花园与团山村

家宅大门墙角设有外窄内阔的枪眼

除了朱家,建水的张家也是富极一时的大户人家。祖源江西的张氏家族早先靠开矿发迹,至清朝之际,已经富甲一方。晚清之际,张氏家族耗巨资花了很多年的时间起宅建屋,形成了团山村的核心布局。团山村以张氏家族为主形成,因财富与建筑的宏伟庄严而名盛一时,后来,矿石开采完,家族亦未找到新的财源,于是衰落。

团山村坐落在建水县城外十多公里外,山水环抱的村子分布着一群堂皇富丽的古建筑。这个兴盛于晚清的村子,至今保存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富贵气。张家大宅修建于晚清,记载着这个家族荣耀一方的辉煌历史,也记录了张家极富而衰的历史命运。张氏家宅有一种华丽张扬的气势,祠堂、花园宏大庄重,却在一些细节上处处提醒族人循规蹈矩、不忘皇恩。我留意了一下其间的诗词楹联,有“大启万年新世界,恪遵百忍旧家声”、“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周旋中规折旋中矩”,大多劝善说教之辞,透露出这个家族对皇恩的感念以及拘谨圆滑的为人准则。

在建水团山村游走,人的感觉比在学政考棚和孔庙要来得世俗和自由。这里的导游话语比文庙的小李要朴素,没有过多的个人发挥,只按设计好导游词讲解,依然是历史故事、院落布局、建筑风水、雕梁画栋、旧时音容……,我跟着走了一程,就跑到导游词之外了。

跟朱家花园不同,以张家大宅为核心的团山村一直留存着具体的生活气象。张家后人以及后来进入的外姓人家人一直在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里,过着平静、缓慢、简单的乡村生活。现在的团山村也是一个供游人参观的地方,除了建筑,团山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村民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具有一种舞台意义,会引来各种镜头围攻,而那些小巷、建筑、植物、田畴组成的空间,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游客的“别处”。

小巷道的石板路章鱼爪一样延伸进人家,花影晃动的园子里基本上只有妇孺老人,走了很多人家,见妇女们用稻草编蒲团、绣金莲小布鞋、为上门参观的游客露出友善礼貌的笑脸。你不知道男人们去了哪里,这个家庭的“生活”,不过是破碎镜子里的一点影像。某时,我坐在一户人家的门槛边,试图拼接出这家人的完整场景:有忙碌的主妇、有放松的男人,有小儿嬉笑、老人叨叨。事实上,我的想象基本无法落到实处。跟当下中国的很多乡村一样,团山村很多男人也出去打工挣钱了,只剩下妇孺守候故乡。

在巷道遇见几个劳动归来的男人,把筐子、挑子放在一旁,靠在墙边的阴影下抽烟闲聊,满嘴跑着“尼基点儿”。“尼基点儿”是用汉字读音标注的建水话,意思是:就这样吧 ,随遇而安、安时处顺。这几个阴影中抽烟的男人,用最日常的话语,表达着此地的生活态度。把“百忍家风”作为为祖训的张氏家族,因一支矿脉而发迹,亦因矿脉挖尽而败落,其家族沉浮的故事,似乎可以解读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

张家感恩戴德的“皇恩府”,如今人去屋空,皇恩已随风流去,只留下精美大宅供人猜想。中午休息时,在皇恩府喝茶,听人讲述着今天的官场轶事,我心里却念记着大宅外那片空地上的群蝶,想起《庄子》里的蜩与学鸠,在蓬草间漫游小江湖,自得不已。

【大庙】——孔庙

被导游带着进入文庙。

建水文庙仿照山东曲阜的孔庙而建,是一座700多年的大庙,七万六千多平米的占地面积,规模宏大,历经50多次修葺,其建筑格局保和至今留着孔庙的基本规制:棂星门、泮池、礼门、义路、大成殿、明伦堂,处处讲究礼仪、规范。导游小李口舌生花,用花哨抒情的导游词为这座遗存的空庙附会了很多时髦意义。某些当下的意义,依然延续着传统中国出人头地的理想,譬如,等待升级的学生要去来此拜拜,想要出人头地的官员要来摸摸块石头某个碑刻,再不然,买个红色纸符许愿,求孔圣人保佑。游客也不多细究其详,诺诺跟随而行。

中国历史上的文庙基本上都要着意表达礼制的种种边界,也能与地方“官学”结合,被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今天的文庙,为建水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而保存,亦是此地体面之所。文庙的种种仪式性建筑,那些庄严的门坊、严守规仪的礼门、义路,似乎都要给自由散漫者一个庄重的信号。斯文在兹,我必须保持谦恭进入先师殿,自然也要按规矩垂首鞠躬、拱手揖拜被奉为文神的孔老夫子。但这礼仪,仅仅是恭敬过世的先师,而非求拜圣灵,我对孔子其人只心怀恭谨而无所图求,也毋需下跪。虽然我的家庭训教始终遵守中庸合和之道,却没有下跪的规训,男儿膝下有黄金,女儿亦当如男子。

在孔庙领受了其仪式化的建筑特色,亦领受了特别安排的表演,处处感受风雅,却总忍不住胡思乱想。我觉得被神化的孔子进入庙宇被供奉膜拜,其实很有些反讽意味。孔子是不喜怪力乱神的,却被当作文神来供奉、祭祀,他那些君臣父子夫妻伦常的规制,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夫子被隆重祭祀并化身神仙,不知天上的孔子会不会重新思索怪力乱神的存在价值?

其实,也不是要亵渎孔夫子,身为一介女书生,我从小就被视富贵若浮云的为人准则所调教,被箪食瓢饮居陋巷的励志故事塑造,被温故知新、学而善思的古老学习方法训练,进而归顺父母的愿望尽力保持为人的“温柔敦厚”。而作为一个受过中文系课程培训的文科生,《论语》的文辞之美,实在令我心动,“沐沂舞雩”的畅快之境亦心向往之;有朋友自远方来自然会想起“不亦乐乎”……。仔细想想,我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趣味,带着多少孔老夫子的规制啊!可我真的只喜欢那个写《论语》的孔子。被作为神供奉在庙宇的孔子,被当做道统偶像的孔圣人,实在令人厌倦。未知他人作何想,反正,我一面在孔庙晃荡,一面不停走神跑题,只把这里当一个空旷的公园。

心神去了那一池荷花半湖青天里。

泮池边俗人扰扰,当地人也只把文庙当做公园,棂星门下有老人聚会打牌,树阴下有人静坐避暑,礼门前更有人把一双大赤脚架在汉白玉栏杆上,对着那清风丽日的学海美景,姿态酷似泮池边未按规矩生长的古树,东倒西歪,枝叶横生、自由恣意。

白天在文庙看了一场表演,身着晚清服装的一群男人拨弄琴瑟高唱古曲,其中跳出来一首颂扬新时代的仿古新曲,充满了穿越的喜感。不知供奉在先师殿的孔子在高处如何看待这文质背离的一出?

晚上再看了一场茶道表演。有美丽少女弹琴煮茶,更有清新可人的小小少女穿着漂亮的古装引颈颂诗,极其迷人。上玄月光影朦胧,茶道甚为古雅。茶叶,是雷平阳带去的上好古茶,一番仪式之后,美丽的戏装女子奉上被表演赋予以意味的茶汁。古茶与粗碗很相协,却多出些桂花的香气,以为是远处的桂树飘香。深谙茶道的谢有顺说:没喝出桂花粉的味道吗?啊,还真不懂。借着灯光,看见茶汁上浮着极薄的粉末。本是一个无关宏旨的细节,却让人感觉过度的规制与粉饰有时还不如粗野本真,就像在规矩重重的文庙,我的注意力总被那些斜逸出来的树木吸引。

建水数日走马观花,在各种旧时文明的遗存中观览,无论是文庙的孔儒余韵,学政考棚“临半榜”的科考荣耀历史(清朝某时云南的科举榜单上,临安人占去一半),还是朱家、张家的起落命运,都显现着这个地方曾经有的发达、荣耀和“大”。人们也似乎更愿意关注那些辉煌的痕迹,在各种文明的残骸中游走想象,去触摸此地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事件。

县领导安排参观建水正在规划中未来的大城新址,前湖后城,通衢大道,高楼巍峨,我在这未来中看见了千城一面的新时代符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2-9-29 21:39
   建水去过多次,还想去。
引用 2012-9-25 13:21
benmy: 的确是千城一面,即使是造古,也是千篇一律的,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他们不知道时间的烟火和作假的烟火,真的不一样。
引用 2012-9-25 13:21
benmy: 以前只觉得紫师拍的花好看,今天看了拍的建水风物,才猛然省悟,并非完全是花好,其实你也很会拍。
过奖了,技术不过关,只会取景而已,景好、光线好,照片就好,不然,就不知道怎么拍了。
引用 2012-9-25 13:19
benmy: 紫老师家园的门头上的是什么花?
啊?这里没有我家门头耶。
我家门头上有素馨、金银花和三角梅。
引用 2012-9-23 23:31
以前只觉得紫师拍的花好看,今天看了拍的建水风物,才猛然省悟,并非完全是花好,其实你也很会拍。
引用 2012-9-23 23:28
的确是千城一面,即使是造古,也是千篇一律的,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引用 2012-9-23 23:27
紫老师家园的门头上的是什么花?
引用 2012-9-23 14:49
付晓海:    我也身临其境过啊,可惜没有钱老师的这份淡定与细致,所以觉得被建水的冲突和矛盾淹没,找不着北
晓海过谦了。主要你不需要交作文,而我有作业要交,必须找突破点而已。
引用 2012-9-23 14:24
美人非非: 去之前深感这个地方的无话可说,可身临其境,自己的别扭与舒服都原样出来了,就照着自己的感觉来写。
   我也身临其境过啊,可惜没有钱老师的这份淡定与细致,所以觉得被建水的冲突和矛盾淹没,找不着北
引用 2012-9-23 12:31
付晓海: 说起大理,总有滔滔不绝的冲动;而建水,于我却有些无端,不知从何说起。看了钱老师的美文,更觉建水的“欲言又止”
去之前深感这个地方的无话可说,可身临其境,自己的别扭与舒服都原样出来了,就照着自己的感觉来写。
引用 2012-9-23 12:29
藕吼: 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纯然失却的空间尺度,这个小尺度让你感受到的不是建筑的巨大,而是它的低矮、拢身,以及细节的繁复与精妙:比如用手沿着雕花格子门的叶子弧 ...
谢谢夸奖!
引用 2012-9-23 12:28
若初: 当你走了一圈,恍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同于幽灵,无声无息之间就从这个家族的祠堂、戏台、闺房晃悠到了一个极其封闭的小院。。突然之间,就掉进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灵魂 ...
谢谢!
引用 2012-9-23 12:28
若初: 建水的确是个好地方,有太多的人文历史在里面,让人回味又回味,这几天,看见好多人都在写建水,但大多都呈现的是古城的这几个地方。好像就没人呈现燕子洞的图文 ...
呵呵,可能大家一起去了呀。
引用 2012-9-22 00:44
说起大理,总有滔滔不绝的冲动;而建水,于我却有些无端,不知从何说起。看了钱老师的美文,更觉建水的“欲言又止”
引用 2012-9-22 00:27
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纯然失却的空间尺度,这个小尺度让你感受到的不是建筑的巨大,而是它的低矮、拢身,以及细节的繁复与精妙:比如用手沿着雕花格子门的叶子弧形走,手指头就会遭遇宝瓶、毛笔,或者一头温柔的马鹿,一朵金粉脱落的菊花。目光沿着四方天井的瓦沿走,可以在某个节点看见吐着舌头、眼睛鼓凸的龙头。再往上,看见天空和流云。一片云飘来,一片云走掉,就像旧时院子里一个老人寿终,一个婴儿又降临。你本来是用身体走着,突然之间,就掉进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灵魂里。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塑造的一种方式,它给出一个规制,给出许多华丽的细节,让居住者目所及,身所受,神所游,都有明确的边际与走向。

哈哈。。果然是一个艺术的民族。。。
写得太好了。。舒服。。。
引用 2012-9-21 14:33
当你走了一圈,恍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同于幽灵,无声无息之间就从这个家族的祠堂、戏台、闺房晃悠到了一个极其封闭的小院。。突然之间,就掉进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灵魂里。美人非非老师写得真好,这也是我在朱家花园的感受。或许你们几个人一起去的建水,一起写的建水,但韵味还是不同。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引用 2012-9-21 13:56
建水的确是个好地方,有太多的人文历史在里面,让人回味又回味,这几天,看见好多人都在写建水,但大多都呈现的是古城的这几个地方。好像就没人呈现燕子洞的图文,或许燕子洞没什么文化底蕴,也兼有宣传旅游景点之嫌,不过我真心的地觉得燕子洞也很好玩,特别看见采燕窝的人攀爬峭壁的样子让我很震撼。
引用 2012-9-21 10:54
牧梦: 建水这些历史遗迹见诸多种文字,此篇读来颇有新意,视点可圈可点。朱家花园住过多次,的确有闹鬼的氛围。那曾经是一部队的医院,停尸房就在戏台子旁边。
话说某夜我们两个女子晃荡到了戏台,听见水声汩汩,进了边上的甬道,灯光不及,感觉有明显的森冷之气。心头有一点点惊颤,次日,人说这里曾经是不对解剖尸体的地方。
引用 2012-9-21 10:52
牧梦: 建水这些历史遗迹见诸多种文字,此篇读来颇有新意,视点可圈可点。朱家花园住过多次,的确有闹鬼的氛围。那曾经是一部队的医院,停尸房就在戏台子旁边。
呵呵,昨日夜深来不及排版修改,连自己都看着这一堆的图文难受。 谢牧梦君细读!
引用 2012-9-21 05:34
建水这些历史遗迹见诸多种文字,此篇读来颇有新意,视点可圈可点。朱家花园住过多次,的确有闹鬼的氛围。那曾经是一部队的医院,停尸房就在戏台子旁边。

查看全部评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