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种东西 - - 它最好是光,温暖地穿透一切,同时能坚定地吸纳更多的光。

它最好有笑声,也应该有泪水;也值得我们为它哭,也值得我们为它笑……

深水醉蛇网 首页 山水风情 查看内容

不能脏了读书人的鞋

2013-10-24 14: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29| 评论: 12|原作者: 刘光华

摘要: “遵祖宗一派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道,惟读惟耕”老人说,这两句话自记事起便倒背如流,诵得顺畅。


     时间正午。

  锋利的篾刀顺着竹片轻轻一滑,薄薄的篾片便按奈不住,弹了起来,飞得好高,顺带着飞起些许的竹屑。杭州新叶古村,67岁的叶庆之老人不仅篾活干得灵巧,而且善谈。    

    在古村游走,看老人编筐,打个招呼便算认识。顺便着向老人讨了杯热茶,坐在老人家堂屋,敬上云南香烟,解乏闲聊。    老人句句说的都是古村的事,说得最多的,便是叶氏持家古训。   

   “遵祖宗一派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道,惟读惟耕”老人说,这两句话自记事起便倒背如流,诵得顺畅。    

    

    新叶古村在杭州建德巿。    

    出建德南大门20多公里有个大慈岩镇,新叶古村就在镇上。古村不大,只有200多户人家,住的大都为明清建筑。新叶历史和许多著名古村比起来不显悠久,仅800多年,村民以叶氏为主,因此得名新叶古村。    

    古村在杭州不出名,以至于当地的导游都不推荐。因事在建德巿停留半日,听当地小吃店老板说起新叶,便去了。     

    

    古村人世代大都务农,读书人倍受宠爱。     

    老人说,村里的学堂门前,久远的年代就铺了青石,怕的是黄土赃了学子的鞋。时至今日,古村人读书务农自有人在,当然,干其他生计的也不乏其人。           

老人的儿子就在外经商,初中没毕业就出外闯荡,挣了钱,讨了西湖旁的媳妇••••••孙子就读北京名牌大学。老人笑了,说:“日子过好,还得把书读好”。         

 

    谢别老人,来到古村学堂青石路。    

    青石路不长,不到1公里,沿着池塘,连接着学堂和宗族祠堂。青石路上的每块石板都均匀,一块挨着一块,紧紧的,基本没有缝隙。路上没有一颗杂草,石板磨得光亮,晃得出人影来。    

    学堂依在,娃儿们去镇上学校读书了,学堂成了文物,保护了起来。    

    学堂前有一“有序堂”,堂前木柱上见一对联:“文中有戏,戏中有文,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里藏调,调里藏音,懂调者听调,不懂调者听音”。呵呵,懂与不懂,全看个人的修行和造化。    

    耕读传家,叶氏己经传了800年••••••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4-1-14 10:44
古老的房子。映着水,好看。
引用 2013-10-28 22:43
守得住耕读传家,真让人由衷敬佩
引用 2013-10-22 11:16
刘光华: 都是手艺人
好地道的说法!
引用 2013-10-22 10:31
以婉: 我爷爷是木匠。做家具、餐具的。
都是手艺人
引用 2013-10-22 10:12
刘光华: 有同感,我爷爷在四川也是干这活的
我爷爷是木匠。做家具、餐具的。
引用 2013-10-22 10:10
以婉: “篾活”,我想起了外公。屋里的毛伯伯,我想起老屋。
有同感,我爷爷在四川也是干这活的
引用 2013-10-22 09:00
“篾活”,我想起了外公。屋里的毛伯伯,我想起老屋。
引用 2013-10-21 22:25
谢谢各位
引用 2013-10-21 21:57
言简意赅,从容道来,如水乡泊舟。
引用 2013-10-21 20:56
图片上的那些,相当亲切、舒服。
引用 2013-10-21 20:47
遵祖宗一派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道,惟读惟耕
收录一下
引用 2013-10-21 20:29
好。有骨气。。

查看全部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