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牧梦的庭院 http://www.sszs.cc/?1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高原梦境

热度 5已有 597 次阅读2014-7-26 02:13


黄昏,云聚集着,像是天际黑洞的吸引,周边的云很勉强地,像块破布般地撕扯着,卷进更大的的云团之中,很快一堆沉重的黑云布满天空,并向着大地下坠,世界似乎窒息了。短暂的沉闷之后,云层中恶斗着的正负电子,撕咬着,变成一条闪亮狞狰电弧照亮了夜空,伴着的是比光要慢的雷声,嘶吼着、咆哮着,更进一步地震撼着天空和大地。这是一场精心的预谋,也是所有高原的特征。夜幕开始降临,狂风挟带着大雨呼啸而至。高原的雨季和夜晚就这样开始了。

五月的昆明,很多人记住了这一天。如果不是在一个城市,这一切会在高原的大地上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但是这一切,在这座城市不远的山上,那些丛林、河流、森林正经历着一场亚热带季风的扫荡,风、雨水、雷电在生态学上改变着这里的一切。濡热的空气逐渐地变得让人舒适起来,我竟睡着了。很快我被蛙声吵醒,有牛蛙低沉的声音,也有青蛙的鸣叫,汇成了奇妙的合唱。这是大地复苏的迹象。我知道,雨季来临,一切生物都加快了自己生命新的节奏。

我喜欢生物学。我很清楚地知道复苏着所有生物物种都在这个雨季向世界表达自己,使的这个世界呈现出生物多样化,生物界分为五类:

植物界:从藻类到开花植物的多细胞植物;

真菌类:蘑菇、霉菌和其它真菌;

动物界:从海绵动物、水母到脊椎动物的多细胞动物;

原生生物:间细胞真核生物(原生动物和其它单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

这些门类的生物相互共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生物群落。就像我们童谣里唱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巴。

哦!这样写下去太科普了。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做了一个星期,同时我还表现出头晕头痛,强烈的恶心症状。这个梦是同一的,更有点白日梦的感觉,只要一闭上眼睛,排列得十分整齐矮胖的玩偶样的小人人,密密匝匝地从脸上踏过去,像极了3D大片。家里人说这是发痧,隔壁老太太应声而来,拿出一枚袁大头,狠命在我脊背上刮,刮出很深的血痕,但是,我还是头晕着、恶心着,也没去打点滴,小人人继续从我身上一堵堵地踏过去。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次菌子中毒。那年我12岁,刚上初一。中毒那天,放学很晚。到家时,家里人已吃完饭,专门为我留了饭菜,还有意多留了一些牛肝菌。第二天早上醒来,病了,因为家里人都没反应,认为我就是发痧,不是多大点事。就这样,我像是美军致幻研究所的实验动物,苦苦煎熬了一个星期。

这个闪电打雷的夜晚,小人人再次闯入了我的梦境。它们在雨中集合着,“噌”地变成一朵多鲜亮的蘑菇,“噌”地又是一朵。

我在美国生物家威尔逊的著作中读到关于小人人的权威分析:“菌根,即真菌和植物根系之间亲密无间互利互惠共生的共存关系。大多数植物,从蕨类到裸子植物和开花植物,都有带有被特化的可以从土壤中吸取磷和简单化学养分的真菌。菌根上的的真菌给它们的植物寄主提供部分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而植物也回报给它们阴凉的环境和碳源。如果除去真菌,植物生长会变慢,大量死掉……没有植物-真菌的合作,4.5亿~4亿年前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大概不可能完成对地球陆地真正的殖民开拓。”

我还读到达尔文1832年在南美海岸笔记本上匆匆记下的一段笔记:“藤蔓植物相互缠绕——像纺织的发辫;漂亮的鳞翅目;寂静无声,啊,上帝塑造出来的最完美的寂静无声,参天大树;令人感到奇妙、惊奇、异常兴奋。”

雨过天青,阳光灿烂,在高原,你只要走进一个花园就不难发现一丛蘑菇,如果你走进一片丛林,你会像达尔文一样兴奋异常。各种植物拔节生长,鲜花烂漫。你稍稍仔细看植物的根部,就会发现各种奇妙的蘑菇,形状各异,颜色绚烂。

小时候,八、九岁的样子,有一次跟着同伴上昆明凤凰山捡菌,有不少参天大树,也有不少爬藤植物如山乌龟,在那些大树下,四处长着鲜艳的胭脂菌,这菌子长得跟青头菌一模一样,白白的菌柄,菌伞部分有白色的羽状分层,显得十分娇柔。这是我第一次捡菌子。从此,每次在树林里见到蘑菇,我仿佛进到了童话世界,恍惑间觉得它们都有是小人人变的。小伴告诉我,这种胭脂菌不能吃,有毒。

有一次下乡,去了龙陵县的一个边远山村。有一天下午,我去离驻地800的水潭挑水,发现山坡上的包谷地里一片白花花的,感觉是菌子,跑过去一看,是鸡枞,这次收获颇丰,我用篾帽装得满满的,足有两公斤之多。有时,进村串寨,在路边的栗树丛里会发现奶浆菌,进去拨开草,会越捡越多。

此后捡过两次菌,已经是现代化捡菌方式了。朋友约着去宜良县,开着车在乡间路上绕来绕去,最后停在一个山坡上。旁边有农家小篷子,交涉过后,有人带着我们去检菌子。顺着小路,不费什么事,就有人说,喏!那就是菌子。说着他拨开一片蕨菜叶子,下面掩蔽着一大捧干巴菌,让人喜出望外。接着往下走,一堆堆菌被子“指认”出来。这种没有乐趣捡回来的菌子,被迅速称斤算钱,前后不个一个小时。

云南的食用菌有800多种,不过我们常吃到口的不过十多种。如干巴菌、青头菌、牛肝菌、鸡枞、白风菌、见手青、铜绿菌、奶浆菌、鸡油菌、荞面菌。 有人可能对这种说法有有疑义,把松茸、松露拿来比对,实际上传统的,也总是历史的。老百姓爱吃就是最后的选择。云南人对菌子的态度,完全没必要被“舌尖上的中国”推销的松茸吓着。真正最好吃的还是我列举的这十种。

菌子的做法各有千秋。

在昆明关上宝海海公园旁,一街的菌火锅。老鸭汤煮开,依次放入不同菌子,煮好后,用蘸水蘸着吃,味道算得上鲜美。一位北京的朋友每次来都要点菌火锅,11点半上飞机前都还要去吃一顿,对菌子念念不忘。

在馆子里吃菌子,其实也很难吃到真味道。昆明馆子干椒牛肝菌、青椒牛肝菌都有是急火色、暴炒,鲜美兑减一半。真正的菌子在家烹调才是上好之策。

青头菌味道冲和平淡,炒和煮都不错。买回来后洗净,配上青椒,最好是螺丝青椒。烩,鸡汤烧开,放入青头菌、大蒜、青椒,煮至略微发粘即可起锅。炒,先放入大蒜、青椒炒透,再放入青头菌,炒至出水并发稠即起锅。青头菌的汤汁加上上好的白米饭,那是上等清香和鲜美。有一年下乡,大队支书和我从村上回来,在路边的树棵棵里,他捡了几朵青头菌,丢在火塘灰里焐着,过一会刨开,把灰弹掉,直接吃,清香四溢。

牛肝菌种类似乎太多,黑的、白的、黄的、褐黄的,炒来都好吃。牛肝菌宜多放油,油热后放入大蒜爆一下,放入切片的牛肝菌,炒至七成,多放盐,加入青椒继续炒,炒得有些粘稠了起锅。最近,有人带我去禄裱吃了黄焖牛肝菌,问了店家,又是一种做法,头天把洗净的牛肝菌冻进冰箱,第二天拿出来加酱黄焖,这种做法的牛肝菌吃起来,脆生生的。牛肝菌是重口味的菌,味道特别,与其它菌相比,像是遇了黑包公或是李逵。其中最厉害的当数褐黄牛肝菌,亦即见手青,学名又叫小美牛肝菌,有黄见手、红见手,有的长得很壮硕,手摸或者刀切,瞬间变青变黑,颜色让人害怕,有人切过后要用水漂洗,那水黑漆漆,也不忍睹。它的味道极其鲜美,但它又最容易中毒,像吃河豚。不过,昆明人对此极淡定,像足了苏东坡。当年我中毒,也是被它弄翻的。

干巴菌是蘑菇吗?它没有任何蘑菇的样子,长得乱麻麻的,里面还夹杂着松针、草和泥巴,但远远地就可以闻见它诱人的香气。要把它弄成一道菜还得煞费点功夫。花上一两个钟头撕和拣,和着灰面在水里搓揉,直到泥沙俱下。用蒜、青椒、甚至加点碎火腿, 炒出来,那味道天上人间少有。不过对它不甚了解的人不以为然。有一次我陪外省人去石林,路上买了干巴菌和青头菌,到了石林,请馆子加工着,玩回来后,他们一边赞美一边高兴地喝着青头菌汤、吃着青头菌,把干巴菌晾在一边,过后我问他们,干巴菌是最好的菜,怎么你们不吃,有个广广说,有点像霉干菜,气煞我也。

松茸、松露严格上讲不是昆明地区的主要食用菌。松茸有人说是广岛核爆后率先长出来的生物,能抗癌,一时风起。但怎么弄都不好吃,最近有人想出办法来,海鲜酱油加小米辣,蘸着吃,方能把松茸的香气抽提出来。松露的名字很好听,但也有一个很难听的名字——猪拱菌。在法国的一些地区,到雨季,有人把发情的母猪拴起来,牵着它在林子里转,因为松露散发出催情素,惹得母猪去拱,于是它成了一道法国宫廷里上好的菜。但在云南,它实在算不上好东西,吃在嘴里木木的,没什么口感,其味道也很一般。它不过是法国宫廷里的虚拟壮阳菜。

全中国都产蘑菇,我在成都吃过类似鸡枞的菌子,在东北吃过小鸡炖蘑菇和其它一些不知名的菌子,不过他们没拿菌子当回事。这因为,那些地区的蘑菇没形成势,也没有种种关于菌子的穿凿附会的故事和由此衍生的食文化。

不久前,电视台一位老记者打电话来,说现在的年轻记者采访太随便,到农贸市场把麦克风递到买菌子村妇的嘴边,怎么样弄菌子才不会中毒,对方答曰:多放大蒜。她说这种片子播出来会误导大家的。我一时语塞,想了半天说,菌子中毒因素太多。

 实际上每年6月到9月,卫生行政部门都有要发文件要求防治,可是不少因误食野生菌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例层出不穷。   

早年我学医时,教食品卫生学的老师说,她经历最剧烈的一次菌子中毒是60年代发生在楚雄的惨剧。一家近十口人吃了菌子后全部中毒而亡,事后经查,吃的是一种叫鬼笔握膏菌的菌子。我的老师说,她们用大量的大蒜炒毒菌,没见大蒜变黑,喂给猴子后,这可怜的小动物依然呜呼了。 

民间有些识别毒菌的土方法,比如菌柄(根)不生蛆、不生虫、鸟不啄,鼠兽不食的可能有毒;嗅之有臭味,无菌香味,味道薰辣,极苦的可能有毒;与葱、蒜、大米、银器共煮呈乌黑色的可能有毒。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这些方法并不准确。比如云南人在烹调菌类时有放蒜的习惯,但所有菌类中毒,没有一例是在烹饪时发现蒜变黑的。目前唯一研究清楚的是菌柄中间生有菌环,菌柄底部生有菌托的菌子,这是毒伞菌,几十种里只有一、二种没有毒。

我早年的同事郑文康长期研究食用菌,从事野生菌研究已近30年,熟知300多种食用菌、100多种毒蘑菇的性状,但迄今还未发现毒菌有什么统一的外观。他也只能用毒物分析和动物试验等专业方法来分辨毒菌。他告诫人们的是吃野生菌时应谨记三个原则:没有吃过的尽量不要吃;不认识的尽量不要吃;没有把握的尽量不要吃。这个说法缺乏科学性,但又是极宝贵的经验。    

云南的野生食用菌,占全世界野生食用菌种类的40%。据云南省食用菌协会的统计,在雨季的一个月内,全省菌农可以拾到野生菌1000吨左右,个别拾菌高手仅在这30天内,就通过出售野生菌获利近万元。菌子的价格也越长越高。一位贫困县的县长告诉我,农民卖菌子的收入也被计入县里的GPT,这让我有些讶异。

如同云南的旅游,云南的菌子也是人们关注的生态标记。

世界上约有150万种真菌被认为确已存在,但其中仅有5%的真菌赋予了科学名称。同时在过去的60年里,已有40%~50%的真菌物种消失,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空气污染。

昆明人在持续地享受着生态和谐带来的菌子这种山珍美味,我们要感谢高原赐给我们的这一切。

这是高原的梦境,从现实到幻想的,以及从自然历史到昆明这个大部落的神话。

雨下下又停了,遇上白天,太阳会不顾一切地露出脸来,向丛林里投向金黄色温暖的阳光。此时,有一句童谣在耳畔响起:又出太阳又下雨,今天明天下大米……我仿佛又见到一朵朵蘑菇“噌”地从地里冒出来,一窝又一窝,向着森林边缘蔓延。

 



路过

鸡蛋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4-7-27 19:22
读完了 素材份量过足!也长了不少知识。
回复 秋颖李 2014-8-21 13:03
上帝创造的一切都很奇妙,植物、动物、人类……谢谢详实的文字
回复 牧梦 2014-8-21 17:34
秋颖李: 上帝创造的一切都很奇妙,植物、动物、人类……谢谢详实的文字
谢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