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www.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在琅勃拉邦读完一本书

已有 426 次阅读2019-1-31 00:48 |个人分类:无知才读书| 《热带的忧郁》, 人类学, 文学, 社会学, 漫游







在磨丁候车时,邻座来自攀枝花的热心小伙问可想玩儿手机,他打开热点供使用。“哦,需要的时候再麻烦!”谢绝过,取出《忧郁的热带》翻。

“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然而,现在我预备要讲述我自己的探险经验。”这是《忧郁的热带》的开篇,这开篇颇合人的口味,于是出门前把书塞进背包,打算到一个热带地方读完它。

它是来自列维-斯特劳斯的游记、回忆录,是具里程碑意义的人类学著作,是诗意和哲思并存的文字。我的选择没有失误,一周左右的时间里,白天,基本都在湄公河、南康河周围信步,等宵夜过,坐露台桌前或趴房间床上,目光和思维随列维-斯特劳斯的笔墨出发、再出发。

“我”所讨厌的旅行,是积攒谈资、止于猎奇的旅行;“我”所憎恨的探险家,是包装与兜售“原始”的掮客。以不落窠臼的研究路径,列维-斯特劳斯将其所田野、观照的原始部落置于全球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交叉参照南亚印度、美洲新世界、欧洲旧大陆等地区的文明发展型态,以自家相融合的开阔视域与细腻观察,用端庄、抒情而不乏诙谐、辛辣的口吻,经过一番比较印证,反思整部人类学发展史所存在的荒谬与悖论的地方,省察人类学家的自我定位问题。这样的反思与省察,对于我这样一名专业外的读者,意义在于,被提醒着在外出漫游以及日常途经、遇见时,通过对不同文化形态的考察(具体到本人情况,说不上“考察”,一次次驻足的打量、判断的迟疑、辨析的多维而已),最终,反观自身。这,便是《忧郁的热带》尽管偶有让人觉得疏离处,却在更多的篇幅中感染、启发我的缘由。


不同于聂鲁达同志那三次婚姻及多段艳史通过自述、他述的方式广为传播,列维-斯特劳斯的三段婚姻内外并无什么韵事流传,他也不写诗,但书里整个第七章,就是一首浑然的“日落之诗”!

《热带的忧郁》的收梢,是隽永的收梢:“在思想界限之下,在社会之外之上:对一块比任何人类的创造物都远为漂亮的矿石沉思一段时间;去闻一朵水仙花的深处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其香味所隐藏的学问比我们所有的书本全部加起来还多;或者在那充满耐心、宁静与互谅的短暂凝视之中,这种凝视有时候经由某种非自愿的了解,会出现于一个人与一只猫短暂的相互注目之中。”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