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www.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读他们的史诗

热度 1已有 448 次阅读2020-2-29 21:24 |个人分类:无知才读书| 新冠病毒肺炎, 武汉, 好字, 史诗


目力所及,持续读的日志:小古叔叔推荐的兔艹《封城记》,“单读”推荐过的吕晓宇《疫区日记》,互联网人阑夕《武汉封城日记》,诗人小引《来自疫区武汉的消息》,故人老傅《知耻而后勇,珍重待春风》。

“你咯能费心保存哈,我们自己排版印成书收藏?”老朋友问。

当然能。甚至,设法捞回被404的一部分。


(从MSN时代开博客到现在,傅真坚持更新了十多年!)


(武汉的解放公园内,有个“公共空间”,小引的诗,“大写”在彼处。作为坚持传递疫区消息的信使,他配得上这城市给予的荣誉!)

珍重这些文字,缘于它们各有风格,同样讲究——不在于语言织体的蕴藉自足,而在于思想、认知表达的真实深邃,还不用说几位作者纷纷做到了这两方面的平衡。对他人的悲悯哀恸也好,对惨剧肇因的追问、对公民权利的伸张也好,对自身的清明勘探也好,作者们都是亲历者,各据自己那片视野,言之有物。

这些文字,是充满了现实关怀的个人独语,是her story和his story——一份份她的史诗和他的史诗。

我敬重作者们字里行间那股道德力量,也羡慕他们对美、对细节的敏感。那种“真”与“诗”的微妙化合,让这些篇章成为一杯杯佳酿,习惯了甜腻、轻巧、岁静、虚无的人难免不适、不安,那正是它们的价值所在——真正出色的文字,向来没有义务提供果冻般的平滑、舒服。


(全民口罩时期,有人在病室看护亲友仍手不释卷。一本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

参与推广了一下东方书店的阅读计划,因为好书自有局限,它们无法抵挡病原之疫,但它们自有雄心,因为能够疗治精神之疫。

每册好“书”,都由好字汇成。


(迄今一月有余的假期,不是从天而降的holiday。避疫的日子,如何统筹工作、生活,免于无聊、乏味地度过、自处,是成年人也该修炼的功课。)



为方方扬名同时招来某些小丑责难的《武汉日记》,它们是一位早有文名且富于良知的公民的记述,功在疾呼、鼓舞。我敬重作者,也遗憾未能从她文中读见对灵魂呵护与凝视的更深担荷。

是我苛求。



曾有从教的高年级同学问:“我这门课咯会上的上的就挨自己上进kè掉?”我敬慕Ta是学者,毫不犹豫回复:“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如果真有那天,我陪你搀牢底坐穿。”前几日查找工作资料,偶见一篇时评新作,恰出自Ta手,读毕,我知自己不会有兑现诺言的机会了。





回荷风路取东西,后山一棵玉兰竟然才怒放。当我为眼前满枝的清刚白瓣屏住呼吸,天地的不仁,递来这个中午19℃下的慰藉、慈悲。


❀     ❀     ❀


兔艹《封城记》,见“兔草的豆瓣日记”:https://www.douban.com/note/750077041/ 

吕晓宇《疫区日记》,见“晓宇的豆瓣日记”:https://www.douban.com/note/751825603/

阑夕《武汉封城日记》,见微信公号“阑夕”,或http://www.myzaker.com/channel/12700

诗人小引《来自疫区武汉的消息》,见微信公号“小引诗歌”:  https://wemp.app/posts/9b0c8d95-24bb-4427-8f1e-f822075ac10d

老傅《知耻而后勇,珍重待春风》,见博客“最好金龟换酒”:http://fz0512.com/archives/2124



【注】

Kè:云南方言词语,有“去”“到”之意,及对“死亡”的委婉表达。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