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www.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偏爱翻书的荒谬,胜过不翻书的荒谬(二十二)

已有 361 次阅读2020-9-20 17:22 |个人分类:无知才读书| 社会学, 文学, 网络社会, 诗歌, 网络文学



91.《诗歌手册——诗歌阅读与创作指南》,[美]玛丽·奥利弗 著,倪志娟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版。

礼物书。

出自诗人暨教师之手的诗歌阅读与创作工具书,精要地点拨、系统地解析。它很薄,“读完”二字不适用于它,若我翻开一部诗集,会记得把它放在一旁以备可能的讨教。

合上它,我找来了老弗罗斯特《雪夜林畔小驻》的原文,找出了待重读的《顾随诗词讲记》。

92.《文学讲稿》,[美]纳博科夫 著,申慧辉 译,上海三联书店年2005版。

“工作书”。

每天都接触到数量相当的浅输出内容、粪草文字,重读《文学讲稿》,就有了“解毒”并引人进入耐心、专注地细读的氛围的功能。

“气质人人不同,但是我可以马上告诉你:读书人的最佳气质在于既富艺术味,又重科学性。单凭艺术家的一片赤诚,往往会对一部作品偏于主观,唯有用冷静的科学态度来冲淡一下直感的热情。不过如果一个读者既无艺术家的热情,又无科学家的韧性,那么他是很难欣赏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的。”

有时见到对一篇、一部还不错的作品的坐井观天、言之无物、拼凑窠臼的评论,我会替作者不平,为着Ta被Ta的某个读者的“赞”给羞辱了。

93.《数码之魅——微文化研究》, 滕威 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版。

“工作书”。

文集。所谓“微文化”,涵盖移动互联网普及技术背景下的多种数码产品与形态。作者们选取了微信“朋友圈”谣言、AI、互动影像、“数码革命”主题科幻作品、小镇青年、“快手”应用……具体个案,对社会思潮和时代精神状况加以探析、把握。于是,呈现出隐蔽多于开放,分裂多于共识,非理性多于理性,商业绝对主导……


94.《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于洋、汤爱丽、李俊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工作书”。快20年前的中国网络文学状况描述、解析,几乎只具“档案”意义了。当年的观照框架里,包括着“技术骨骼”“文学丰姿”“超文本性”“多媒体性”“游戏喧嚣”“评论格局”等等关键词。今天,恐怕是“资本”“产业”“扶植”“投喂”“文化输出”“盗版和抄袭”“类型化”“粗制滥造”“自以为神”“娱乐至死”“劣币驱逐良币”“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渠道”……

95.《回归故里》,[法]迪迪埃·埃里蓬 著,王献 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2年版。

工作书。

逃离、反叛、回溯、自省间,揭示了“真相”。


(公交车上,一位捧读《子夜》的男士。  )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