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张稼文的业余的庭院 http://www.sszs.cc/?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钱映紫:那一场青春盛事(《阳光灿烂》序一)

热度 3已有 1054 次阅读2015-5-16 11:16 |个人分类:阳光灿烂(60年代生人的青春祭)| 青春

    长篇小说《阳光灿烂(60年代生人的青春祭)》,张稼文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年7月1版1印,ISBN 978-7-222-13361-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137368

前年此时,稼文嘱我为其《江边记》作序,那是一本用细节雕砌的滇西乡村档案。我以为《阳光灿烂――60年代生人的青春祭》(后统称《阳光灿烂》)一书依然采用了《江边记》细节构建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将时间的连续性打破,大的时代碎片成为与人物命运并行的背景。以日记体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众多文学青年轮番登场,重新出演了一场青春盛事。这场记忆的影剧从1982年一直演绎到1989年,青春散场,理想主义者跌落回现实的地面。

对于20世纪60年代生人,今天来回忆青春,已隔了整整一代人的时光。儿女们的此时与自己的过去互相映衬,在记忆中交错纠缠,仿佛看一场时间的魔术。彼时何时,一去而不返!年届天命,曾经的梦想与激情不再,曾经的苦痛与感伤已淡,曾经的慌乱转身为从容,曾经的青春竟然有点陌生。

今天细读,《阳光灿烂》的话语方式也有点陌生。那些高高在上的抽象讨论、满嘴意义的空洞话语、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慌乱无措的爱情与幻想,那些对文字的纯粹迷恋与追求,真的是我们吗?那群被时代颠来覆去、从浪漫梦想抛入冷硬人生的“天之骄子”,真的是我们吗?透过那些带着特定时代语态的文字和真实细节,青春现场渐渐复现,大学、文学、爱情重放光芒,一群穿越匮乏年代继而接受新启蒙的理想主义者在文字中复活,他们是20世纪60代出生20世纪80年代早期大学校园的文学青年。

我与稼文大学同班同学,上学期间交往不多,却拥有很多共同记忆。三十多年后,《阳光灿烂》让记忆醒来。当年文学陪伴的大学生活、肝胆相照的友谊、朦胧无措的爱情、彻夜空谈的灵魂激荡、荒野踏歌的幼稚游戏……一切都唯美纯真,恍若隔世。若非那些历历在目的新闻背景事件,这仿佛就是一场记忆的虚构。若非我们至今还习惯像以前那样纯真相处,那些友谊就像一厢情愿的想象。仔细阅读《阳光灿烂》,我几乎可以清晰还原出其中的每一张面孔、每一件事情更多的细节。我很惊讶,他怎么能如此清晰地记得这些事呢?他一直坚持日记,似乎早就知道万事不可重来,要用文字留住各种转瞬即逝的人事。多年以后,他日记中的有些人已经逝去,一些事在时间的镜子中渐渐失真变形,而在《阳光灿烂》中,往昔依然,人物如故,事件如初。

 

《阳光灿烂》是一部由日记整理出的书,我无法为它的文体定义,它不是小说,绝少虚构;它不是剧本,未着力于制造矛盾冲突;它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散文,似乎少了散文写作需要的剪裁精致。我也不想拿它与任何一部日记体作品做比较以确定它的文体归属,我所看重的是它那种档案记录般的真实——尽管今天它们宛若虚构。事实上,三十多年后,世界已经大变,各种价值颠覆,很多词语的含义与解读已非当年。时间让这部书有一种密码本的特质,也许只有亲历者能够完全解码,还原其中的意涵。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觉得这也许会是一本小众的书,当年那拨文青的追求与困惑,这个年代已经难以理解。

  《阳光灿烂》无疑是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活和那一代人的一个精神截面,作品以大学中文系男生刘梦轩为主角,记录了一群文学青年的成长历程。尚处于青春期的刘梦轩身旁,关联着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大学生:追求自由、性格无羁的女生青鱼,才气超人、以写诗为终身追求的大魏,重情重义的堤,多情率朴的地生,灵气逼人的老柴……在类乎白描的记录中,一群文学青年活灵活现,他们灵魂干净,心高气傲,映射着那个年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当年的校园生活相当贫乏、单调:物质世界俭涩、清薄,而喧哗鲜艳的是思想,占主流的,是那些充满思辨与诗化色彩的理想主义的东西——是的,他们无忧无虑,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似的,除却一日三餐,除了买书喝酒,钱,似乎也没多大用场。

他们这些人,似乎更倾心于柏拉图和庄子,更热衷海明威和凡高。他们更在意“有意味的生活”,也更喜欢看那天上的星星,更留意身边那银杏叶子的变化。

换种角度,他们有些封闭,骨子里有一种不可救药的天真与超脱。

其实,他们活得像贵族,内心里还是渴望做英雄。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单纯热烈而又被记忆和文字涂上唯美色彩的乌托邦。高考刚刚恢复,与世界隔离的文化慢慢洞开,西方哲学、文学、艺术迅速涌入,大学成为思想变革的前沿,也搭建起新理想主义者和年轻空想家们的青春舞台。那时,人们谈论的理想跟权钱几乎不沾边;被视为神圣的爱情大多与身体无关,流浪被奉为自由与解放的象征。那是一个身体依然被遮蔽而思想早已大踏步前行的年代,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就像他们尚不能理解自己的欲望。青春迷惘与外来思潮的激荡让这些人既心怀高远,又常常以叛逆来摆脱、消解身心欲望与困惑。可以说他们的灵魂一半在文学、思想与新知中遨游,一半却在与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格斗。书中刘梦轩、青鱼等人的成长痛苦他们对身体、欲望的无知与探索,今天的大学生看来一定会觉得匪夷所思,而对于这个特殊群体,那些人性的迷茫与挣扎几乎耗尽了他们青春最后的心力。

 

《阳光灿烂》全书虽然以人物、小事件和细节记录为主,但一些作为时代背景的新闻事件也被同期记录下来,呈现出某种史料般的珍贵。大时代中的小细节,我以为这是《阳光灿烂》的另一种阅读价值。语言方面,作者也保留了原来的日记文本、行文方式甚至当初幼稚和不完美的文字段落。这是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记录,那个年代的物象、流行词汇、地理碎片、新闻事件勾画出非常真实的时代背景,烘托、推进着主题:滇池水由清变浑,文学由明亮变为暗淡;城市商业越来越喧哗,关于文学和爱情的话语越来越沉寂;流浪变成一场对理想的逃亡,而远方不过是另一个浇灭心火的地方;爱情既刻骨铭心又难以捉摸;工作是平凡的,现实是冷硬的。一个时代轰轰烈烈地来,悄无声息地走。多少人心怀不甘又无可奈何,在无声沉沦中慢慢变得现实,学会担当。这是一段人生走向成熟的历练,也是一个青春落幕的黯淡过程。

《阳光灿烂》最早陆续发表在网络上,副题为60年代生人的青春祭”。祭祀逝去的青春,大约就是作者今天出版此书的目的。稼文多次提及,他想通过出书将那一段不多触及的往事彻底放下,也将此书献给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文青——即将老去的60年代生人。那真是一场无法释怀的青春盛事!作为同代人、也是当年的文青一员,我能够感同身受。大学毕业,青春散场,理想幻灭,挣扎沉浮,默默适应,最终归于平淡。对于60年代生人,不管是顺风还是逆境,不管是死结还是活套,那些三十多年前的心结、纠缠现在都已经松弛。关于文学、理想、爱情,我们真的可以放下了。

放下,存之于高处,在明亮的地方,在《阳光灿烂》的年代里。

 

 

                         201522






路过

鸡蛋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松吉多吉 2015-5-16 17:18
这位绝色才女文采就是好
回复 benmy 2015-5-17 19:20
非常期待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5-9-28 14:44
benmy: 非常期待
刊于春城晚报(有删节)
那一场青春盛事2015年09月26日星期六A20 悦读周刊·读门秘籍_ ...
http://ccwb.yunnan.cn/html/2015-09/26/content_1003588.htm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