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梅子的庭院 http://www.sszs.cc/?411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再读《江边记》,读懂父辈的生活

热度 8已有 911 次阅读2013-6-30 23:32 | 江边记, 乡村

       “这些文字只是为一个人写的,她是我的女儿。”这句话我印象深刻。
        2012年圣诞节前夕,准确时间是12月22日,周六的下午,髙黎贡文学节作品巡展结束,我开始关注《江边记》,开始关注这个作者的文字。零散地读过一些片段,喜欢。或许,我受到一些影响,在写东西的时候,开始厌倦那些华丽的辞藻,总觉得空洞乏味,言之无物。
      今年6月中旬,我听到《江边记》将于7月出版的确切消息,不由得又勾起重读的兴趣,也期盼着早点出版,好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买一本送给老爸。
       再读《江边记》,我平静地看文字,努力克制自己将之与髙黎贡文学奖的光环连在一起,以很客观的心态去读,却每每被那种要么陌生、要么熟悉的场景所吸引。老道的写作技巧,小说式的描述,很容易我就走进了作者笔下的乡村,似是成了第三个旁观者,看着乡村里发生的一切,或准确说看着故事中的孩子经历、记录一切。
       在我眼里,《江边记》是一部小说,散文式小说,内容上是一部乡村纪实类题材的小说。起初我总认为,它是写给六七十年代生的人看的,因为那是他们经历过的真实、客观的乡村生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定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值得留念。作者笔下,滇西江边的生活,其实是五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中期乡村生活的缩影,父亲也曾经历过。很多的场景,如看山、守水、打猪草、挑柴、挣工分、交任务猪,布票、粮票、肉票、生产队等等,我曾听父亲讲过多次。在我很小的时候,还不记事,爷爷是生产队的队长,因为公正无私,声音也比较洪亮,很多人怕他,名震四村,留下了“老白铁”的称号,直至我们长大了,有的人还会叫我和弟弟“小白铁”,父辈或老一辈的人一提起,就都知道是他。看着文字,我似乎走在回忆的通道里,回想那些小时候爸爸给我讲的关于他的故事,也不由得怀念爷爷以及被我摔坏的烟锅。这也是《江边记》很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作为80后,读到这些文字时,我是惊讶的,也很好奇。作者竟巧妙地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记录,文中的小男孩像影片里的主角,而男孩眼中那些各种自然物,又似另外一条主线,除了农作、地方名俗、生活之外的东西在吸引着我。那些花,胭脂花、墙头水仙、野坝子,那些野菜,酸脚杆、花脸草、民国菜、拐脚兰、野芋叶、老鸦杈、鸭脚板、猪鼻孔藤等,那些动物,野鸭、萤火虫、蛇、麂子、熊,花鸟虫鱼,都是活的……也许,这部作品还传达出另外一种东西——生命。这些种种自然物,在现代化道路上,好像已经不复存在,或正在消失,因为乡村作为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载体,已无法承载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发展。这部作品记录的自然物,很多是我不认识的,我想90后更难以想象,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环境竟是那样的,绝对不是现代都市人理想中的休闲、旅游式的 “乡村”,那真正的、浓醇、朴实的乡土气息,只存在于作者笔下,存在于五六十年代。这样的穿插,使作品打破了年代的限制,80、90后读起来也不会觉着枯燥乏味,鲜明的童年生活或时代生活的比对带来的陌生感极具诱惑力。
        此外,既然是小说,总免不了写人,男孩的哥哥、乡村教师、阿华、蒋志芳、崔叔、阿荣、周国有等,清晰地把生活的艰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字透露出一种难得的怜悯情怀,文中的剪影让我渐渐明白,计划经济年代的生活真的不容易,并非上学时期死记硬背的简单的概念。无意中,听到作者说,这本书里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写的竟是真人真事。
       再读《江边记》,看到钱映紫老师的解读,“《江边记》的写作初衷,也许只是自己跟自己的记忆玩。后来,作者想写给未来的女儿,以及无所不能容的时间。他想把生命中的信息传递给女儿,就像传递基因。不是教育,不是强加,而是让那个曾经的懵懂少年穿越时空,站在未来女儿的跟前,说乡村生活,说隐秘世界和神迹”,看到这,我理解了,就如作者所说,他只想写给女儿一个人看,像是一封信,一封秘信。而我,却读懂了父亲的生活。不知其他人读到了什么。
       这本书,是“一部1970年代的中国乡村生活档案”,而且全书均用云南汉族地区的方言写作,也有四川方言,滇南地区的人读起来会倍加亲切。这本书,是值得珍藏的,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的人。而80、90后可以买本送给父母,也可以自己读读,那样,也许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父母经历过的生活。也许,不再会抱怨他们落伍,跟不上时代,或处事作风太死板。也许,我们更懂得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自然、珍惜一切……

路过

鸡蛋
4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miss秋秋 2013-7-1 16:26
你们都读完了葛,我打算书到手了,再写读后感的。
回复 藕吼 2013-7-1 18:06
我觉得不是小说。。而是博物志。。小梅。。
回复 梅子 2013-7-2 23:07
miss秋秋: 你们都读完了葛,我打算书到手了,再写读后感的。
这个月书就出来啦,请持续关注我,哈哈哈
回复 梅子 2013-7-2 23:14
藕吼: 我觉得不是小说。。而是博物志。。小梅。。
哦,藕丝这样认为,博物志也是对的。。。作为藕粉,我也赞同此观点的,哈哈
只是在读的时候,感觉是小男孩带着我去认识这一切,所以我就当做小说来读啦,哈哈
回复 藕吼 2013-7-2 23:57
梅子: 哦,藕丝这样认为,博物志也是对的。。。作为藕粉,我也赞同此观点的,哈哈
只是在读的时候,感觉是小男孩带着我去认识这一切,所以我就当做小说来读啦,哈哈
小梅,可能我对小说的定义比较狭窄:必须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就是起承转合。。
回复 朱莉娅 2013-7-3 00:25
严重期待《江边记》
回复 梅子 2013-7-3 00:55
朱莉娅: 严重期待《江边记》
朱姐姐,这个月就出啦,我一定告诉你消息。
回复 梅子 2013-7-3 00:58
藕吼: 小梅,可能我对小说的定义比较狭窄:必须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就是起承转合。。
我是觉得有人物,有故事,环境描写就更不缺,整部书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主题还是鲜明的,只是不像长篇小说那样,感觉类似散文,我又更愿意当小说来看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